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今天,黑龍江上了『頭條』 ——國新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黑龍江專場新聞發布會側記
2019-09-06 15:49: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霍梟涵 王春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6日訊(記者 霍梟涵 王春穎)6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黑龍江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這一天,這一刻,成為『高光時刻』,黑龍江受到了世界的矚目。

  龍江味道:先苦後甜

五谷雜糧繪豐收。
觀眾現場品嘗龍江大豆精深加工產品豆漿。

  在新聞發布會上,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這樣介紹黑龍江——這70年,我們實現了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歷史巨變;這70年,我們實現了從『共和國工業搖籃』到『挺起民族工業脊梁』的歷史巨變;這70年,我們實現了從『簡單易貨貿易』到『全方位對外合作』的歷史巨變;這70年,我們實現了從『全國林木采伐基地』到『祖國北方生態屏障』的歷史巨變;這70年,我們實現了從『普遍貧窮』到『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巨變。

  堅守初心擔使命,重振雄風再出發。龍江的70年,是先苦後甜的。全省實施大豆振興計劃,穩定提高供給能力,堅決保障國家大豆產業安全,大豆種植面積比2018年增加1000萬畝以上。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努力把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打造成全省第一支柱產業。

觀眾品嘗龍江大豆制成的雪糕。

  在本次發布會的外廳,龍江本土特色食品引得中外觀眾的品嘗。大豆制雪糕、豆漿、乳制品、奶酪、糕點……品嘗後贊不絕口。在阿聯酋中阿衛視的主持人、記者艾琳娜的眼中,黑龍江是中國的大糧倉和重工業發達的地方,很高興參加黑龍江專場新聞發布會,通過展覽了解到黑龍江在農業、工業、文化等方面的突出成就,看到了陶瓷、北沈香等漂亮的藝術品,並品嘗到了好吃的大豆冰淇淋。艾琳娜說:『難以置信,大豆這種農作物還能夠做成雪糕!雖然甜甜的,但不含熱量,新鮮又健康營養,我一定好好宣傳它!』

  從大豆儲備量嚴重高於市場需求,農戶只存不賣,到當下農產品精深加工態勢良好,龍江現代農業經歷著天苦後甜的過程,也將會越來越『甜』。

  今日龍江令人稱贊

龍江科技成果展示。

  在發布會現場外廳,一幅用五谷雜糧繪制的豐收圖畫,引得中外觀眾圍觀。碧藍的天空背景,一望無際;大米作白雲填充,潔白無瑕;綠豆作草木,郁郁蔥蔥;紅豆、小米、黃豆構成莊稼地,映襯著豐收,襯托著喜悅。觀眾們紛紛點贊稱奇,一幅畫意喻黑龍江作為中國糧食、中國飯碗代表的特征和優勢。經過70年的發展,黑龍江躍昇為全國產糧第一大省,糧食播種面積、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綠色食品面積、農業機械化率均居全國第一,中國人每9碗飯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中國飯碗』裝上了更多的『龍江糧』,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中發揮著『壓艙石』作用。

中外媒體機構競相報道新時期的黑龍江。

  昔日,農業大省也是『共和國工業搖籃』,為了挺起民族工業計量,龍江科技真正做到了『上天入海』。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專業大三學生黃家和是發布會外廳最忙的人物之一了,他正忙著向各位觀眾解釋介紹他參與研制的龍江2號繞月衛星。在發布會外廳展區『龍江科技上天入海』板塊,陳列著三個『大物件』,有哈工程研制的航海設備,也有哈工大研制的航天設備。人們紛紛拍著,贊嘆著龍江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這個衛星是我們25人學生團隊獨立自主研制的,參與者均為90後學生,是世界上首個高校自主研制的衛星,重47KG,主要負責射電天文的觀測,可以搭載兩個相機,它拍下來的照片特別美,這也是我給每個來賓展示的。』黃家和這樣說。

  外媒眼中的黑龍江

  在整場發布會上,有百餘家中外媒體機構參加,歷時近兩個小時的發布會,記者們競相提問,聚焦報道。他們眼中,黑龍江有著別樣的神秘色彩,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第一次來到黑龍江哈爾濱市是在1986年,這數十年,我很負責地說,龍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作為伙伴國家友人,我十分高興。』塔斯社北京分社社長基裡洛夫說,在黑龍江他看到有很多俄羅斯食品、商品,這意味著中俄經貿關系的發達,民間人文關系更是暢通融洽。他表示,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援手簽署了兩國關於發展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黑龍江作為對俄合作大省,更應該抓住這些基於進一步對外開放,他對龍江下一步的舉措很感興趣,發布會上將會就此問題向張慶偉書記提問。

  『參加過很多省份的發布會了,我對龍江情有獨鍾,特別是在工業、農業和營商環境這三方面,』一名新華社記者說,首先,黑龍江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在新時代重振雄風再出發,『老樹』如何煥發『新芽』,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如何更上一個臺階,她特別期待龍江在裝備制造業、科技創新等方面發展的方向和舉措。其次,黑龍江從北大荒變身北大倉,糧食產量居全國首位,對龍江進一步釋放綠色發展優勢,建設農業現代化,要保量還要保質的舉措十分感興趣。第三,針對網上的黑龍江熱搜詞『投資要過山海關』,讓中外了解到黑龍江營商環境有著巨大的變化,特別是放管服改革以及很多務實舉措,希望能在發布會上聽到介紹,取到真經。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新時代黑龍江 重振雄風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