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翻天覆地七十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2倍
2019-09-06 15:49: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春穎 霍梟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6日訊(記者 王春穎 霍梟涵)9月6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黑龍江專場新聞發布會。會上,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圍繞『新時代黑龍江重振雄風再出發』主題致發布辭。

  經過70年的發展,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2倍,公共財政收入增長273倍,工業增加值增長325倍,黑龍江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北大荒』到『北大倉』的歷史巨變

  建國初期,黑龍江『棒打?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百萬墾荒大軍在亙古荒原上,把沈寂的黑土地變為億畝良田,孕育形成了偉大的北大荒精神。經過70年的發展,黑龍江躍昇為全國產糧第一大省,糧食播種面積、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綠色食品面積、農業機械化率均居全國第一,概括說是『六個第一』,特別是商品量和調出量都在全國排第一。形象的講,中國人每9碗飯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中國飯碗』裝上了更多的『龍江糧』,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中發揮著『壓艙石』的作用。

  從『共和國工業搖籃』到『挺起民族工業脊梁』的歷史巨變

  建國初期,全國25家大企業北遷,22個重大項目落在黑龍江,這裡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個電力發電設備企業、第一座重型機械廠等『國寶』級企業,以王進喜、王啟民為代表的幾代大慶石油人,『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一舉甩掉中國貧油落後帽子,累計為國家生產原油23.9億噸,這個數量佔全國陸上原油總產量的37.6%,上繳中央財政各種資金和稅費2.9萬億元,孕育形成偉大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大慶成為全國工業戰線的一面旗幟。經過70年的發展,黑龍江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科技綜合實力全國排名第16位,直昇飛機、通用飛機、數控機床、艦船動力、鋁合金等產品和技術蘊含龍江智慧,我們累計為全國提供了1/3的電站成套設備、1/2的鐵路貨車,『黑龍江制造』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從『簡單易貨貿易』到『全方位對外合作』

  建國初期,黑龍江進出口總額僅為2億元。經過70年的發展,我省進出口總額增長873倍,年均增長11%,特別是對俄羅進出口總額佔全國1/5、居全國首位,橫跨歐亞、聯接陸海的國際經貿大通道全線貫通,貿易伙伴發展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

  從『全國林木采伐基地』到『祖國北方生態屏障』

  建國初期,大批部隊官兵和林業工人苦戰嚴寒破禁區,累計為國家貢獻7億多立方米木材。隨著國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廣大林區職工放下油木鋸、拿起植樹鍬,工作重心轉移到了生態建設上來。經過70年的發展,黑龍江生態環境日益優良,這裡有野生東北虎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丹頂鶴的故鄉。有一首歌曲叫《一個真實的故事》,講一個女孩為了保護丹頂鶴,她自己陷到沼澤地裡面,獻出了生命。這首歌也唱出了龍江兒女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優秀品格。這裡還有聞名遐爾的大森林、大草原、大湖泊、大界江、大冰雪,黑龍江有9處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是全國最多的省份,築牢了拱衛中國北方的重要生態屏障。

  從『普遍貧窮』到『奔向全面小康』

  建國初期,黑龍江物質水平低下,老百姓生活比較貧困。經過70年發展,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24倍和102倍。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高校達81所,有『兩院』院士40人,都是本土產生的院士。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高速公路總裡程超過4500公裡,高速鐵路網骨架初步形成,機場總數居東北三省首位,以哈爾濱為中心,聯通各市(地)的『一個小時、兩小時經濟圈』正在形成。

  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做好『三篇大文章』

  『老字號』煥發生機活力,『原字號』延伸產業鏈,『新字號』不斷集聚,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形成多點支橕、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產業新格局。2018年,141戶『老字號』、1807戶『原字號』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增長7.6%和11.8%。新產業新業態快速成長,網上零售額增長41.8%,今年上半年高新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6%,哈爾濱新光光電成為東北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

  深化改革完善市場經濟新體制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龍煤農墾森工改革實現重大突破,省級7大產業投資集團實現重組,駐省央企改革加快推進。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民營經濟已佔全省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2018年為54%,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佔全省比重不斷提高,去年達到了70%。地方機構改革順利完成,事業單位機構和編制較大幅度精簡。高規格承辦中俄博覽會,同江鐵路大橋、黑河公路大橋、黑瞎子島口岸、油氣管道、跨黑龍江索道等跨境通道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全面開工建設,黑龍江正在構築『一帶一路』開放合作新高地。

  釋放綠色發展新優勢,爭當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糧食總產量連續8年全國第一,奶粉、嬰幼兒配方奶粉產量均居全國首位,我們有一個研究所叫哈爾濱獸醫獸藥研究所,自主研發的禽流感疫苗廣泛應用。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深入推進黑土地保護,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分別佔全國1/5強、1/10強。叫響『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的旅游品牌,打造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兩座金山銀山』,2018年國內外游客人數、旅游收入分別增長11%和17.6%。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

  全省累計減貧103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65%。深入開展職業技能提昇行動,就業形勢保持穩定。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累計改造各類棚戶區329.5萬套,近千萬城鄉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改善。哈爾濱火車站、哈爾濱地鐵等一批標志性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投用。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新時代黑龍江 重振雄風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