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水產品在外省受『寵』 每天成噸往外『飛』
2019-09-17 09:11:12 來源:大慶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9月17日訊 進入9月,又到了吃本地河蟹的好時節。隨著大慶市航空運輸業的飛速發展,跟著我們一起大飽口福的『吃貨』遠至上海、廣州。

  中秋節之前,大慶市出港水產品最高一趟航班外運3.3噸。中秋節之後,受到航班數量縮減的限制,每天出港的水產品有所減少。除了水產品外,大慶市還常年有雞、鴨飛往上海。

  本土產品的外輸,讓大慶這個名字走得更遠,叫得更響。

  河蟹爭鋒節日市場

  9月13日,正值中秋佳節。7時許,邱女士帶著從北京趕回來過節的兒子、兒媳,到早市置辦中秋團圓飯需要的食材和水果。

  『買些本地河蟹吧!還是咱大慶自家養的好吃。』兒子說著,遠遠地就直奔水產品區域。

  本地魚蝦、河蟹等攤位佔了幾十米長的距離,活蹦亂跳的河蟹試圖從筐、簍裡外逃出去,雖然常常費盡力氣爬到筐邊突然一『失足』會前功盡棄地跌落回筐內,可這卻毫不影響它們再次攀爬、外逃的決心。看著河蟹們一次次從筐邊上掉落筐底,一個翻身之後,又從筐底開始往上爬,邱女士的兒子和兒媳買完了河蟹,還戀戀不捨地看了好久。

  在本地河蟹攤位之間,立著幾個寫有『盤錦河蟹』字樣的牌子,商販賣力地吆喝聲吸引了一些人駐足。受到本地河蟹的『乾擾』,這些外來河蟹的銷售量有些令商販失望。

  『今年盤錦河蟹賣得不如去年好,去年過節當天,我這3桶都賣光了。可今年,你看,纔賣完一桶。』說著,商販將幾只即將逃跑的盤錦河蟹順手丟回桶裡。

  在大慶市幾家大型超市和海鮮市場內,記者均看到了活力十足的河蟹,有的被裝在大盆裡,不斷地打著氧氣,有的在商販的眼皮子底下使足了力氣往外爬。就算被買蟹人選定抓在手裡,它們還在嘗試掙紮逃脫。

  一超市內銷售河蟹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早上到中午以前,河蟹賣得挺好,到了下午就少了。河蟹吃的就是新鮮,所以,很多顧客都在早上來買,尤其是中秋節這兩天。

  『本地河蟹賣得好一些,之前,我們也賣過外地的,但這兩天,送來的貨都是本地的。』工作人員說著,又有顧客來選河蟹了。

  大慶市水產品在外省受『寵』

  自從飛機在大慶人家門口飛來飛去,不管是大慶人吃外地空運來的海鮮,還是把我們自己的水產品外運,都不再是難事。

  這對於養河蟹的大戶集中地——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和林甸縣來說,感覺尤其明顯。之前,受到運輸條件的限制,他們的河蟹多以省內銷售為主,將養得肥美的河蟹外運?這事兒沒想過。自從家門口有了飛機之後,不但省外市場能經常看到大慶的河蟹,大慶水產品還遠走上海、廣州,更被那邊的飯店當做『當家菜』,搶佔餐飲市場。

  據悉,從2003年就開始養殖河蟹的杜爾伯特縣,當時的養殖水域只有十多畝。到了2007年,河蟹養殖水域增加到15萬畝,養殖規模全省第一。2019年,河蟹放養面積更是達到50萬畝(其中稻蟹2萬畝),預計河蟹產量實現3000噸,產值1.8億元。

  大慶市河蟹,從只向周邊縣市銷售到向周邊省市銷售,再到近兩年乘著飛機遠銷上海、廣州,不管是銷量的攀高,還是名氣的提昇,都為大慶市水蟲銷售佔領市場爭取了機會。

  2005年就開始養河蟹的田先生,通過這些年的摸索,可以說是掌握了抓住黃金銷售期的秘訣。每年中秋節的市場旺銷,不僅給田先生帶來了不菲的收入,也給他在這一行裡奠定了廣泛的人脈關系。節日還沒到,訂貨的商販和顧客就早早地上門,有些客戶擔心搶不上,寧願先付定金把貨留住。

  『多數都是郵給外省的親戚、朋友,我們大慶的本地河蟹,現在可是一張響當當的名片。中秋節前後,吃河蟹正當時,肉鮮、黃滿。』說著這些時,田先生臉上的笑意裡帶著幾分自豪。

  水產品每天成噸往外『飛』

  9月16日,周一,正好有飛往上海和廣州的航班。近10時,中運達機場地面服務有限公司大慶分公司負責人楊洪亮終於忙完了手邊的工作,一看時間,又開始為下一班飛往上海的航班做起了准備工作。

  說起大慶市水產品外運的情況,楊洪亮告訴記者,從9月初到10月,是大慶市水產品出港量較大的時間段,這段時間的河蟹出港量增長明顯,水蟲每天保持在500—1000公斤。節前,最多的一趟航班,外運水產品3.3噸。從9月14日之後,受到航班數量減少的限制,每天水產品外運量限定在1.7噸。

  『受到航班數量限制,有貨運不出去。』楊洪亮說。

  據介紹,這些水產品主要運往廣州、上海,飛往廣州的航班每周是周一、周三、周五、周日四天。來辦理空運手續的,以散戶為主。對於這些水產品的空運包裝有特殊要求,就是每個泡沫箱內,必須要裝4個小網兜,外加一個冰瓶,外面還要套上一個編織袋。待登機前,需經檢查包裝合格,纔能裝運上飛機。

  除了這些水產品之外,大慶市還常年有飛往上海虹橋和浦東的雞鴨,在登機前,要求必須用鐵籠裝好,每趟航班限量300公斤。

  提前打聽清楚空運河蟹的要求後,家住讓胡路區的陳先生早早趕到薩爾圖飛機場,臨時裝好箱的河蟹,在經過中運達機場地面服務有限公司大慶分公司工作人員的檢查合格後,纔辦理了空運手續。看著封好箱的河蟹被送入登機前的臨時倉庫,陳先生立即給上海的親戚打電話,叮囑對方記好飛機落地時間,及時去取河蟹。

  『空運就是便捷、快速,早上從大慶撈的河蟹,晚餐就能端到上海人的餐桌上,保鮮度就跟當地人在菜市場買的一樣。我們本土產品的外輸,會讓大慶這個名字走得更遠,叫得更響。』陳先生自豪地說。

  策劃/劉誠文/攝大慶晚報記者谷淑敏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