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愛國情 奮斗者】王海:收到『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倍感振奮
2019-10-03 13:08:23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0月3日訊(記者 楊帆)『國慶前夕,我收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我佩戴著沈甸甸的紀念章觀看國慶閱兵,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為祖國感受驕傲。』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高級技師王海說,這位曾先後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技術能手、黑龍江省勞動模范、黑龍江省首席技師等諸多榮譽的『龍江工匠』說,將繼續為不斷強大的祖國奮斗。

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高級技師王海。

  作為新時期產業工人,回想起他的成長歷程,王海最深的感受他是幸運的,趕上了這個偉大的時代,讓他們腰板更直、底氣更足、乾勁更大。

  1986年,王海初中畢業接班入廠,成為一名電焊工。開始什麼都不會,大家也不看好他,認為他學歷低、文化底子薄,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爭口氣,乾出個樣兒來讓大家刮目相看。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但努力卻是無限的。為了彌補文化理論底子薄的不足,王海給自己定了條規矩,那就是每天堅持閱讀專業書籍2小時。同時苦練內功,拿起焊把,一練就是大半天,常常是人被焊煙嗆得頭暈眼花,眼睛被弧光晃得又紅又腫,臉都烤脫了皮!一天乾下來,到了晚上眼睛就嘩嘩淌眼淚,像針紮一樣疼,第二天就會腫得像燈泡一樣,胳膊和腿上燙得盡是傷疤,可是他從未退縮過。就這樣經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他終於在眾多工友中嶄露頭角。

  在創新中超越,王海不斷向原有的舊工藝、舊方法挑戰,是我區別於其他焊工的方法。在擁有了紮實焊接基本功的基礎上,他又開始向氣體保護焊領域探尋。那時,氣體保護焊剛剛普及,沒有經驗可以借鑒,他晝思夜想,一次次失敗,失敗了再來,反反復復,重復著單一而枯燥的動作,就是靠著這種韌勁兒、鑽勁兒,他很快掌握了氣體保護焊的焊接方法,不僅焊接成型美觀,而且工作效率極高。在2003年公司大賽中,他一舉奪魁,獲得氣體保護焊狀元稱號,之後相繼獲得德國焊接教師、國際焊接技師資質,同時以他名字命名的『王海操作法』被公司廣泛推廣。

  近年來,公司國際訂單日益增多,在澳大利亞PN車試制過程中,王海和工藝技術部的工藝人員反復攻關,成功填補了公司鋁合金焊接的空白,為企業創造價值100多萬元。在公司為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必和必拓生產的澳大利亞BHP不鏽鋼礦石車過程中,做為現場焊接監督,他全程對產品的焊接品質嚴苛把關,每一道工序都做到精益求精,贏得了外方負責人的高度贊賞:『沒想到中國有這麼優秀的電焊工,礦石車讓你們生產我們絕對放心』。目前公司已累計生產礦石車4000多輛,成功打入國際高端產品市場,提高了中車集團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2012年,公司第一次創立了以王海的名字命名的焊接金藍領工作室,不斷發揮工作室的『磁場效應』『共振效應』『蓄水效應』,努力解決企業生產中的難題,為企業發展奉獻良策,培養人纔。截至目前,金藍領工作室共獲得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解決技術難題65項,獲得創新成果130項,在焊接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2篇,培訓人員累計2500人次,工作室先後被命名為『黑龍江省王海技能大師工作室』『國家級王海技能大師工作室』『全國首批勞模創新工作室』等榮譽稱號。

  時代需要工匠精神,龍江振興需要產業工人。『我將和我的工友們一道,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精神,用匠心托起巨龍騰飛,用奮斗書寫追夢征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王海激動地說。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