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6日訊(記者 楊帆)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新林區塔源鎮(場)是一座承載著林業人光榮歷史傳統、彰顯林區人時代風貌的新型小鎮。小鎮上有一位守初心、擔使命的新時期領導乾部,他帶領全鎮人民解放思想、搶抓機遇、攻堅克難,為把塔源建設成為生態優良、產業優化、百姓安居、美麗和諧的幸福小鎮,正夜以繼日努力奮斗著。他,就是第五屆黑龍江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大興安嶺地區新林區塔源鎮(場)長姚文喬。

謀長遠新思想引領新發展
塔源鎮(場)1958年籌建,1965年建成投產,1987年設置鎮,實行政企合一管理體制,是新林林業局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也是林業開發建設時期聞名全國的『采育用』統籌作業法發源地,所創造的『站在排頭不讓、扛著紅旗不放』的新林精神是大興安嶺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全面停伐的衝擊,如何讓老林區煥發新活力,使塔源更好融入大興安嶺和全省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大局,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是擺在鎮(場)領導班子面前的重大課題。經過反復調研和征求意見,姚文喬認為,塔源的根基在生態,優勢也在生態。姚文喬結合塔源發展實際提出了『保生態、興產業、促改革、強管理、惠民生』的發展思路,為實現興企、富民、強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保生態築牢興安綠色屏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面停伐後,大興安嶺生態地位愈發突出,基層鎮(場)的工作重點由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保護和修復為主徹底轉變。作為鎮(場)長,姚文喬帶領塔源鎮(場)在生態建設上下功夫,肩負起維護一方生態安全的重要責任。
2018年出動車輛65臺次,人員210人次,開展資源專項檢查,有效杜絕了各類資源案件的發生;完成補植補造任務3049.8畝,景觀廊道人工造林54.42畝,栽植樟松大苗7500餘株,中幼林撫育4249.43公頃,病蟲鼠害監測23萬畝,其中鼠害防治3100畝。
姚文喬以保護家園為已任,身體力行、身先士卒,在區內和外援火撲救任務中表現出色,榮獲2018年度大興安嶺地區森林防火先進個人榮譽稱號。河長制實施後,巡河和開展沿河環境治理已是他工作的常態,他建立了區域內12條河流『河長制』管理體系,落實了具體責任人,每年的清河行動為塔源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河域治理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促發展打造地方經濟重鎮
為加快林區林業轉型步伐,大興安嶺地委提出發展全域旅游和管護區經濟,塔源的經濟轉型迎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姚文喬以『一路帶沿線』的管護區經濟發展模式,抓住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有利契機,利用不到一年的時間,通過多方聯系、整合資源,以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教授70年代深入塔源考察為背景,建成總面積220平方米的華羅庚林業情懷紀念館,生動還原了華老1975年在塔源林場考察林業生產中應用優選法、統籌法時的場景,弘揚了戰嚴寒、破禁區的大興安嶺精神,激發了新時代的青年人積極向上、奮勇向前的創業精神。在創意文化產業上,姚文喬大力推動塔源老樹根根藝有限公司建設,推廣『互聯網+根藝產品』業務,使這家由職工自發成立的創業組織,一步步發展為民營企業,注冊了『特和尼』商標,產品遠銷哈爾濱、大連、天津等地,已是深圳文博會、哈洽會等各類展會上的常客,不僅成為新林區文化創意產業的『領頭雁』,還獲評黑龍江省文化創作優秀群體,成為大興安嶺當地小有名氣的明星企業。在綠色食品領域,姚文喬將招商引資與盤活企業固定資產相結合,成功引進了偃松籽加工項目,已完成投資300萬元。企業的入駐,解決了林場50名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塔源鎮(場)的管護區經濟呈現出遍地開花、蓬勃發展的喜人之勢。
惠民生建設和諧幸福新城
作為出生在大興安嶺這片熱土上的75後『林二代』,姚文喬對家鄉有著最朴素的感恩情懷,為林區百姓踏踏實實做點實事,是他作為鎮(場)長始終如一的追求,這份真誠和感恩也融匯在實踐中。2017年以來,塔源鎮全面推進了營防一體化工作,明確固定人員,理順身份關系,理清工資渠道,實現了一支隊伍、兩項職能、隊伍穩定、收入保障的目標。在不同時期,不同季節,有不同重點工作。職工績效工資、職工工會福利待遇、營林一線職工工資水平不斷提高。
姚文喬同志時時想著群眾,事事為了群眾。『兩節』期間走訪慰問貧困戶、困難職工、老黨員32人,發放慰問金及物品16000元;為7戶因學致貧困難家庭申請金秋助學資金14000元。每逢『兩節』,姚文喬都組織社區黨員包餃子,邀請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難戶等特殊群體到社區共聚晚餐,老百姓激動地說,姚鎮長真是我們的『貼心人』。為了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他組織成立了群眾秧歌隊,舉辦了文藝匯演、乒乓球、棋牌賽等活動,為小鎮的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為了提昇百姓居住環境,他以城鎮綠化、香化、美化、淨化、亮化建設為契機,組織職工栽種花卉2萬株,擺放花箱50個;將主街人行道、文化廣場整體建設昇級,鋪步道磚1600平方米;樓區硬化路面4700平方米、樓區新建車棚450平方米、樓區綠化面積6000平方米。購置環保垃圾箱100個,安裝多功能庭院照明燈14盞,安裝路燈130盞,群眾的居住環境得到了明顯提昇。用一位退休老乾部的話說,姚鎮長真是我們的好當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