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0月17日訊 16日,省教育廳印發了《關於做好中小學『零起點』教學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學校各學段各學科都要嚴格執行『零起點』教學,遏制幼兒園『小學化』傾向,遏制將小學知識向幼兒園前移擠壓。消除中小學生家長『跟風搶跑』的焦慮,減輕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和學生的課外學習負擔,確保每一位學生的教育起點公平公正。
『零起點』教學是指嚴格按照課程標准開展教學,不以學生擁有任何形式的學科知識積累作為入學條件和教學基礎,不以部分孩子超前掌握的知識水平為教學起點。各學段各學科都要嚴格執行『零起點』教學,遏制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特別是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數學等基礎性學科,更要嚴格執行『零起點』教學。
嚴格執行國家和省中小學課程設置方案,按規定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不得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嚴禁超前、超綱教學。不得隨意提前教學進度、拔高教學要求、增加教學內容。嚴禁在義務教育學校開展任何形式的分層教學,不得設立重點班、實驗班等。堅決杜絕教師以一部分已經習得知識的學生為標准,忽視或放棄對其他學生的正常教學,甚至造成教師課上不認真講,學生再去校外補課的惡性循環。
切忌機械枯燥重復訓練,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教師要對課堂作業及時批改,提倡當堂面批。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要保證學生在課內或校內都能完成作業,做到『堂堂清、人人會』。其他各年級要按規定布置家庭作業,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代勞的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學校不得組織全校性的小學一年級漢語拼音過關、口算筆算等學科測試比賽。
校長是落實『零起點』教學的第一責任人。學校要通過網站、公眾號、微信群等多種渠道,每學期開學前要將課程開設和各學科教學計劃、教學進度表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引導家長配合學校。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零起點』教學作為教學常規管理檢查和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作為學校、校長及教師評先樹優、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建立常態監督檢查機制。
對違反『零起點』要求的超標准超進度教學、組織招生入學知識能力測試和將競賽成績或證書與招生掛鉤等行為,要堅決糾正、嚴肅查處,並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教師和有關人員責任。各地要以縣區為單位,對所屬中小學校零起點教學情況進行一次普查,對違規行為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