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9日訊(記者 佘雨桐)19日,『公證敬老守護夕陽』公益講座在行大公益服務中心舉辦,哈爾濱公證處家事法律服務中心的公證員解謙針對老年人最為關切的公證問題進行講解,希望通過公證方式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現場50餘位特殊群體老人參與活動。

『老人突發疾病昏迷,急需動用名下財產付醫藥費搶救生命,誰能替老人作主?』『公證能為老年人提供哪些養老保障?』課堂上,解謙公證員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和平實易懂的語言,向老年人普及了溫情遺囑、意定監護、綠色繼承等實用公證知識。
公證員著重講解了意定監護公證,作為剛推出兩年的新型公證,大家對該公證的了解並不多,但實際上該公證可以滿足當前社會發展中人們對養老、就醫、互助和人文關懷的需求。對於老年人來說,意定監護公證主要保障老人失能後的生活質量、醫療救護和人格尊嚴。老人在意識清醒時為自己選定信任的監護人,並將自己的人身照顧和財產管理等事宜委托給監護人,如果哪天自己喪失行為能力,則由監護人按照老人的意願處理監護事宜,保障老人的人身權益。

在活動現場,與會老人聽得非常認真,還不時地拿小本子記錄,現場諮詢也十分踴躍。『公證員同志,我們老兩口住在養老院,能不能指定養老院在我生病時負責我的治療和照顧?』『我想指定百年以後把財產留給我的弟弟,需要怎麼辦?』此次來聽課的大都是失獨老人家庭和老年癌癥患者群體,聽後紛紛表示,公證員的講解讓他們受益匪淺,解決了很多心裡的疑問。一位老大娘告訴記者,以前對公證了解得比較少,今天這堂課給她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讓她明白了如何用公證來保護自身權益,也對於財產的分配和未來生活的安排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10月是全國『敬老月』,為弘揚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為我市老年群體提供優質的公益法律服務,哈爾濱公證處與老年日報和哈爾濱市行大公益服務發展中心共同舉辦了此次『公證敬老守護夕陽』公益講座。這是一次別開生面的法律敬老孝親活動,公證人員除進行貼心細致的公益普法宣講外,還詳細解答了這些特殊群體老人們關於養老、財產、遺囑、意定監護等方面的公證法律諮詢,現場發放公證知識宣傳資料300餘份。
多年來,哈爾濱公證處一直堅持以實際行動尊老助老,為老人提供貼心便民的公益服務,如綠色通道、『最多跑一次』、上門服務和免費調查服務等。按照省公證協會關於『公證敬老月』的部署,在10月『敬老月』期間還免費為75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辦理公證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