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1日訊 (記者 王亮) 毛永祥,密山市康華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總經理,合作社於2015年成立,種植面積7000畝中藥材。從最初的衝動性種植,到現在的冷靜性發展,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也許只有毛永祥知道。
記者是在19日2019黑龍江首屆中藥材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召開期間采訪的毛永祥,他告訴記者,中藥材種植不是想得那麼簡單,也不是所有品種都適合黑龍江,2017年就因聽市場銷售人員說種植板藍根每畝能賺1100多元,結果最後每畝賠了1500元。省農業農村廳成立中藥材發展處後,處長2次帶隊到基地考察,指出和分析問題,並鼓勵把眼光放長遠些,現在合作社年收入能達500多萬。為了解決中藥材『出口』,在指導下,現在已建7000㎡曬場和近萬米庫房,並完成中藥材飲片加工前期論證,他相信中藥材發展會越來越好。


針對毛永祥面臨的一些問題,高峰論壇上的專家已經做出了回答,並為黑龍江中藥材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
『龍九味』品牌大有可為
論壇現場,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段金廒做《藥材優質優價與資源有效利用是中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演講。他表示,藥材市場尚缺乏行之有效的優質優價評判和調節手段,提出了良好生態是生產優質藥材的基礎條件,並贊揚了我省提出建立的『龍九味』品牌和產業化發展規劃。
他建議,黑龍江要對刺五加、五味子、人參、關防風等中藥材深入系統的科學研究,服務於全產業鏈的提質增效大有可為。
農本諮詢的賈梟也在演講中表示,品牌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高級階段,是破解諸多產業難題的手段,是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利用優秀基因大有可為
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王偉明做《黑龍江優勢藥食同源資源開發利用》演講。王偉明表示,黑龍江孕育了豐富的藥食同源中藥,產地賦予其優秀的基因,並講解了從藥食同源看龍江道地藥材之潛力。
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遺傳改良研究室研究員王繼永做《中藥材種質資源研究與中藥材種業發展》演講。現場,王繼永講解了什麼是中藥材種質資源、為什麼收集、怎麼收集、保存、怎麼評價、利用。在中藥材種子經營現狀上,王繼永闡述了中藥材種子種苗生產大部分仍然處於半原始生產和自然采集階段,多數藥材的種子依賴野生采集。
隨後,王繼永詳細介紹了中藥材種子經營法規、經營的資質、經營規范、中藥材種業商業模式和實踐。讓論壇上關注中藥材發展的與會人員十分『解渴』。
據省農業農村廳中藥材發展處副處長修國輝介紹,近年來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實現了較大突破。目前,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50萬畝,同比增長20%。形成了哈爾濱的五味子、赤芍、桔梗、平貝,齊齊哈爾的黃?、關防風、板藍根,牡丹江的刺五加、黃?、平貝,大慶的板藍根、關防風、柴胡,伊春的平貝、人參、返魂草等一批區域化的特色優勢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