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龍江自強不息!
站在時間的節點上回望過去,70年來,龍江大地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滿載榮光的『共和國長子』,到正在走向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從昔日人跡罕至、泡澤密布的北大荒,如今成為舉世矚目的『中國大糧倉』……廣袤黑土地上,一代代勤勞質朴的龍江兒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砥礪奮進,譜寫了昂揚向上的時代篇章,與共和國同頻共振,高歌猛進。
為時代放歌,為歷史畫像。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到來之即,東北網啟動了『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大型融媒體系列報道活動。三支全媒體采訪小分隊誓師出擊,在這個分外涼爽的北國盛夏,走向正生機勃發的黑土地。我們將牢記新時期媒體的初心與使命,增強腳力、眼力,用腳步去丈量這片土地上的每一道成長年輪,用鏡頭和筆端去感知時代的體溫,觸摸發展的脈動;我們將發揮媒體融合的威力,增強腦力、筆力,用全新的視角和現代化的傳播載體,撫今追昔,用鮮活的事實、生動的數據展現滄桑巨變,描畫龍江人史詩般波瀾壯闊的畫卷;我們將帶著深深的敬意和思索,去探尋和發掘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起源和生動實踐,那一定是鼓點鏗鏘,蕩氣回腸!
跨越千山萬水,仍在跋山涉水。再一次出發,是為了不忘昨天,無愧今天,更是為了無限美好的明天。我們將揮灑激情和汗水,濃墨重彩謳歌這片熱土,為龍江加油!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禮!
東北網10月21日訊 (記者葛金鑫 孫英鑫 劉楠) 虎林,位於黑龍江省東部的完達山南麓,以烏蘇裡江為界與俄羅斯聯邦隔水相望。是一個以農業、綠色食品產業、邊境貿易、旅游業、醫藥等產業為主的新興口岸城市。虎林地域遼闊、物產豐饒。新中國成立以來,虎林市人民辛勤耕耘,攻堅克難,把荒山變良田,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東北網『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報道組近日走進虎林市。



綠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虎林市一家集綠色農產品收儲加銷一體化經營的國有企業,糧食年收儲能力200萬噸,大米年生產能力40萬噸。公司負責人表示,為適應『互聯網+』快速發展的需要,2014年,公司在電商平臺嘗試網上銷售,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前景看好。眼下,正大力打造稻米全產業鏈,做好稻米精深加工的文章,利用現代大物流和『互聯網+糧食』優勢增強市場競爭力和附加值。
『過去,百姓種植都是憑經驗種植,靠天吃飯,缺少科技方面的投入與實踐經驗,導致增產不增收;現在通過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實施大面積科技種植,建設高標准的綠色生產基地,極大提高了糧食產能和品質,農戶的收入增加了,水活水平也得到顯著提高。』該企業辦公室副主任楊寶軍告訴記者。
綠都的經營發展模式,如今在虎林已成為實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成功樣本。
近年來,虎林市以生態立市,打生態牌、走特色路,把發展綠色食品產業作為提昇農業發展水平重要抓手。育龍頭、建基地、打品牌、闖市場,全力推進綠色食品產業裂變昇級,逐步把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成為全市最重要的支柱產業。
如今,虎林建設綠色食品基地面積193萬畝。同時,圍繞資源綜合利用,引進大項目,打造水稻—大米—休閑食品、水稻—米糠—米糠油、水稻—稻殼—供熱發電等多條產業鏈。目前,虎林市建成綠色食品加工企業135家,總加工能力達到290萬噸。2018年,全市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實現產值15.18億元、利稅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