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江森工集團展區。

琳琅滿目的參展產品。
黑龍江日報10月22日訊 19日,為期3天的首屆黑龍江中醫藥產業博覽會在哈爾濱舉辦,龍江森工集團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展會平臺開展招商合作,組織旗下多家北藥基地、藥企、醫療機構攜帶眾多中草藥系列產品及診療技術在展會精彩亮相。
森工展區以圓形設計為主,入口處高掛森工中藥材基地分布示意圖。展區分為四大模塊:種植、初級產品、精加工和產品主展區。
在西洋參、紫蘇、黃?、柴胡、蒲公英、沙棘、返魂草等24種中藥材的簡介下,森工林區琳琅滿目的中藥材原料、中成藥生產企業的中藥飲片和顆粒生產企業、中藥制劑的高新技術等在這裡首次展示。興隆局的山參、樺樹菌,通北局的金蓮花等『原汁原味』的中草藥吸引著客商的目光,讓這裡人頭攢動,藥香四溢。
生態好,藥材好。龍江森工生態環境優良,野生藥材蘊藏量大,培育、發展中藥材的優勢得天獨厚。在森工林區,人參、西洋參、黨參、五味子、黃?、靈芝、滿山紅、鹿和蜂等通過人工種植和養殖的品種達60餘種。2019年,森工林區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3萬畝,建成中藥材種植基地28個。森工集團與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為森工林區提供全面的技術服務體系。雙方合作共建的中國北藥產業園項目落戶清河局,已被批准為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首批示范基地。雙方將重點從種植、加工和流通等方面入手,打造北藥全產業鏈。
龍江森工集團科學制定發展規劃,積極引導林區職工群眾科學選擇投資少、風險小、效益高的生產品種,推進林下藥材栽培基地化、規模化、產業化,加強與有實力的大型藥業集團、藥廠聯合,研制新品種和開發成品藥市場,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中心,培植和提高『黑森』北藥品牌的知名度,此次展會上琳琅滿目的中藥飲片、顆粒、制劑展示了近年來林區中藥材深加工的成果。森工旗下的哈爾濱三木制藥廠、黑龍江九九藥業有限公司也依托林區優質的原材料,生產加工中成藥、中藥飲片等產品,靠著良好的品質,逐漸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樺南局把生產紫蘇系列產品的整個產業鏈『搬』到了展會。該局充分發揮紫蘇種植優勢,形成了10萬畝的種植規模,並同步建設樺林紫蘇產業園,生產的紫蘇產品達到9大系列130餘種,這條飄香的產業鏈,給當地職工群眾打通了一條致富的新門路。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紫蘇稈可以入藥,紫蘇葉做成茶飲,籽兒榨油,殘渣喂雞,再產出紫蘇雞蛋……還有八面通局沙棘油軟膠囊、興隆局『一噴舒』等,這些主打『健康』『原生態』的『網紅』產品,受到來往客商熱切關注,前來了解、購買的消費者絡繹不絕。
此外,森工總醫院在展會上推廣了在中國有著悠久歷史的蜂療中醫法,好奇的市民紛紛上前體驗。『原來是把蜜蜂的蜂針取下來,不是讓蜜蜂上去蟄一下。』『蜂蠟熱敷有點兒微微針刺的感覺,但是很舒服。』森工總醫院中醫科主任倪珊告訴記者,蜂療不僅是我國傳統醫學的一個分支,也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生物療法,它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調節機體免疫力等多種功能,對於風濕、頸椎病等很多疾病都有明顯療效。在親身體驗者的一片嘖嘖稱奇聲中,這種玄妙而又親切的療法收獲了眾多『中醫粉絲』。
森工集團林下經濟部部長劉志明告訴記者,未來,森工集團將以企業思維來規劃北藥產業,打破區域限制,在集團層面形成北藥產業發展平臺,實行專業化和公司化管理。同時,充分發揮森工中藥材資源和生態優勢,以原始的森林生態環境為背書,打造『森林北藥』這一品牌優勢。
森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旭東參觀森工展區後表示,要科學保護、合理開發利用野生藥材資源,大幅提昇道地中藥材種植面積,重點培育建設刺五加、五味子等北藥基地的標准化和規模化,推進與藥企的合作,深度研究市場供給側需求和行業發展方向,積極探索創新產業發展模式,加強產品的精准精細研發,要找准產業優勢,延伸產業鏈,加大市場風險防控力,重點打造生產、種植、加工、科研和銷售相結合,以龍頭企業帶基地的模式,做大做強森工北藥產業,為黑龍江的中醫藥發展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