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5日訊 日前,讓胡路區素質教育再結碩果——在2019年全省青少年校園足球四級聯賽總決賽中,喇嘛甸中學女子足球隊斬獲初中女子組冠軍;喇化小學學生李志豪、劉新宇入選國家青少年女子足球隊;喇嘛甸中學學生張丹陽、趙善蕊入選全國校園足球最佳陣容;趙善蕊、周明萱等11名學生獲『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代表著讓胡路的未來,承載著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希望與寄托。近年來,讓胡路區緊緊圍繞教育強區的總體目標,抓管理、提質量、創特色,通過『教育提昇年』行動,不斷加強學校素質建設,著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全心全意全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除了足球,在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三件事」。』喇嘛甸中學校長趙傑告訴記者,『第一件事』是立規矩,即建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第二件事』是提效率,即全面規范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質效;『第三件事』是創特色,即打造符合喇中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推進素質教育。
不僅體育工作有聲有色,讓胡路區的藝術、國學等素質教育也走在全市前列。去年夏季,繁榮小學學生段悅澤、大慶一中學生於鎧寧在第六屆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分別獲得繪畫三等獎和書法篆刻一等獎。『近年來,讓胡路區通過舉辦「聲動校園、墨彩校園、繩舞校園」系列比賽,持續打造藝體教育品牌,為學生搭建展示個性的舞臺,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胡路區教育局局長劉立臣告訴記者,藝體成績的取得,正是讓胡路區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切實加快『建設教育強區』的最好詮釋。
還有一張『成績單』,為讓胡路區教育強區鼓足了乾勁。今年,該區中考再次實現高分段大面積豐收,在萬餘考生中進入全市前十、前百人均達到半數以上,高分段培養率再次佔據全市半壁江山,三十六中學、景園中學、四十六中學、二十四中學等學校教學成績顯著。
關注教育、支持教育,把發展教育作為優先選項,是挖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原生動力的關鍵。讓胡路區始終將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投入近億元用於學校維修改造、補充完善各功能室和教育教學設備,有效改善辦學條件;制定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布局五年規劃,有序推進學校撤並整合,完成三十中學、富強小學和龍新小學等6所中小學校撤並工作;在人纔引進、素養提昇方面創新舉措,先後選調、引進優秀教師百餘名,確保優質教育資源向急需學校和短缺學科流動,有效提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實施『名校、名師、名校長』建設工程,不斷提昇教育核心競爭力。
鐵人中學遷建工程建設正酣,2020年7月將撩開『神秘面紗』;足球運動成為區體育教育優勢項目,多支訓練隊在省、市級比賽中屢創佳績;三十六中學向『做有溫度的教育,建有溫度的校園』大步邁進……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進教育公平公正;堅持立德樹人,全面實現素質教育,逐步構建更加符合群眾需求、更加適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的高品質、均衡發展的教育體系,全面打造現代化教育強區建設。』劉立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