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抓住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
2019-11-05 09:34:2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郭翔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5日訊 推動新時代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應把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作為重要任務。要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龍江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我省是農業大省,但農業大而不強,農村發展相對滯後,突出表現在農業和農村發展質量不高。推動我省農業和農村高質量發展,最為根本和關鍵的是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

  堅持創新發展,增強農業農村發展的驅動力。創新驅動農業和農村高質量發展應是一個多元化系統,一要推進科技創新,加大對涉農院校的支持,強化質量導向型科技研發,增強我省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和引領作用,進一步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二要推進制度創新,加大我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與農村改革力度,破解制約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和深層次矛盾,完善質量興農政策體系;三要推進管理創新,適應新常態下現代農業運行變化與鄉村振興要求,優化管理目標,完善管理職能,改進管理方式與手段,更好地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四要推進理論創新,重視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發展研究中心、鄉村振興戰略研究中心等智庫建設,加強農業與農村高質量發展的理論與政策研究。

  堅持協調發展,提昇農業農村發展的整體性。一要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深入推動種養加結合、產加銷一體化,促進農村三產深度融合,延長農業產業鏈,提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完善產業鏈、供應鏈上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讓農民更多地分享二三產業創造的價值增值和收益分配;二要推進農業內部協調發展,實現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種植結構、養殖結構,提昇土地生產率和農業綜合效益;三要推進城鄉協調發展,重點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從根本上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的突出矛盾,徹底破除城鄉二元結構。

  堅持綠色發展,叫響『龍江綠』優質品牌。我省是綠色食品生產大省,綠色食品認證面積是7396萬畝,佔了全國的1/5,有機食品認證面積是650萬畝,佔全國的1/10。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要充分發揮我省農業綠色發展優勢,深入實施農業生產方式綠色化行動,減少化肥、農藥、除草劑等投入品的使用量,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農業產業結構,培育更多在市場上叫得響、讓消費者信得過的高質量綠色農產品和高品質綠色食品知名品牌,進一步提昇『龍江綠』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把黑龍江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同時,積極推進農村生活方式綠色化,建設環境良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堅持開放發展,強化農產品出口導向。作為農業大省,我省農產品商品量大,特別是糧食商品率超過80%。但是,我省農產品多以初級產品、大路貨和原糧在國內市場銷售,目前農產品出口額不到10億美元,佔全國的比重僅為1.2%。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我省要大力發展外向型、創匯型農業產業體系,提高我省農產品國際競爭力,讓更多農產品走向國際市場。要積極推廣國際先進農業標准,加快推動我省農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積極推進農業標准化生產,加強全程質量控制的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標准化生產基地和優勢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加快推進我省農業走出去,積極打造符合國際市場標准、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出口企業和跨境農產品電商平臺,拓寬農產品出口渠道。

  堅持共享發展,加快農村全面小康建設步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過程中,一定要讓農民充分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使農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共享發展,重點是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補齊農村民生領域短板,實現農民生活富裕。一要深入有效實施精准扶貧政策和措施,持續鞏固和擴大我省脫貧攻堅成果,減少和防止返貧和發生新的貧困;二要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盡快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三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加大對農村的資金投入和政策傾斜,切實解決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作者單位:東北農業大學)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綠色食品進入高質量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