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稀罕事兒
搜 索
齊齊哈爾富裕縣教師盛錫軍 評書引入課堂把歷史講活了
2019-11-06 14:03:44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11月6日訊 『上回書咱們說到——』每當齊齊哈爾富裕縣第三中學歷史教師盛錫軍說出這句開場白,學生們保證都會聚精會神地聽他『詳細分解』,他們知道,這是盛老師又要開講評書課的一個信號。盛錫軍老師的課被學生們稱為評書歷史課,學生們說,『上盛老師的課提神兒。』從2011年開始,盛老師正式把評書表演引入課堂,形成了成熟的教學模式,受到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他帶的班級歷史成績提高了十來分,他教的學生畢業了還想回課堂聽課。

  自創風格獨特的評書歷史課

  據富裕縣第三中學負責教學的副校長黎曦介紹,盛錫軍今年50周歲,是該校有著25年教齡的歷史高級教師,縣委黨校的客座講師,曾與其他兩名教師一起奪得齊市普高聯合體高考文綜平均分第一的佳績。盛老師現在帶高一年級的歷史課,這段時間講的是近代史,他為配合授課總共設計了《虎門銷煙》《火燒圓明園》《南京條約簽訂》等十來段評書。

  『啪』一聲,手拍課桌,沒有驚堂木,評書歷史課也要正式開講。『大家一看,這是誰呀?』同學們異口同聲回答,『林則徐。』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我們四萬萬同胞,難道就被這些洋鬼子嚇倒嗎,我們眾志成城,我們要抵抗啊!同學們你們說是不是?』學生們又一起回答是。這段盛老師提供的視頻顯示的是他講虎門銷煙時的課堂場景,短短幾句話,就把林則徐的大義凜然表現得淋漓盡致,再加上動作和表情,激發了學生們的愛國熱情。

  盛老師說,課堂教學是要用敘述的語言講出來,而講評書的難度則在於要把歷史事實表演出來。比如他講《從中日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這段史實時,就要用評書的形式把列強侵華頤指氣使的狂傲狀態和中國人民同仇敵愾的抗爭精神表現出來。為此,他要做的功課還真不少,學評書不在話下,還要借鑒京劇、電影和話劇等藝術形式,還要多觀看歷史紀實片,模仿片中歷史人物的表情和動作,最終形成了風格獨特的評書歷史課。

  課堂氣氛火爆學生產生形象思維

  『把評書引入課堂的想法,其實在我參加工作幾年後就有了。』盛錫軍說,『當時我教了5年初中,歷史課在學生中並不太受重視,我就想把他們的興趣吸引到歷史課堂上來。』盛老師說,他最先想到的就是借鑒評書的形式,由最初的幾分鍾,逐漸增加到現在的十多分鍾,約佔一堂課的三分之一。

  『看到我表演評書,學生們馬上就興奮起來,我還增加了提問環節,幾乎所有學生都舉手回答。』盛老師說,評書教學的優勢在於能夠逼真地把現場還原出來,不僅僅是課堂氣氛火爆,學生也產生了形象思維。從2011年開始,盛老師的評書講課法就固定下來,成為課改教學科研上的新模式。

  課堂評書要把握好尺度

  俗話說,臺上三分鍾,臺下十年功,想把評書講好沒有那麼容易。現在在網上搜索『草根評書第一人』,就能找到三百餘段盛錫軍的評書視頻,這都是他平時磨練技藝的作品。說起評書藝術,盛錫軍如數家珍,像單田芳、袁闊成、劉蘭芳、陳清遠等這些名家的評書,他小時候都在收音機裡聽到過,當老師後他又細研究他們的作品,這些評書名家都可以算做盛錫軍沒見過面的師傅。

  盛老師說,別人備課只要圍繞著教學和課本,而他還要對人物的動作、表情還有語言仔細研究和預演一番,所以,他備課的時間比別人多一倍。他告訴記者,背景故事的介紹,是適合評書教學發揮的部分,比如他最為擅長的《地道戰》《地雷戰》《太平天國》等課堂評書名段,都是結合背景介紹完成的,『課堂評書要把握好與教學活動結合的尺度,與真正的評書藝術有本質上的區別,雖然形式創新,但是史實不能創新,也不能渲染,要保證絕對的准確。』

  學生還想回課堂聽評書

  據盛老師介紹,采用評書教學之後,學生們學歷史的興趣提高了,班級的歷史平均分也提高了,與同類的普通高中比,平均分高出十多分。據盛老師曾經的學生王羽?介紹,2003年至2007年他上過盛老師的課,從那時起就對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考考上了哈師大,也學歷史,現在是依安縣實驗中學的歷史老師,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回課堂再聽一次盛老師的課。

  富裕三中一年八班的張曉宇(化名)說,『盛老師的課比較特別,我們喜歡聽,他的評書能把我們帶進歷史場景中,不用死記硬背就能留下深刻記憶。』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