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解讀黑龍江省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指導意見 破解家長接送之『難』解決學生看護之『懮』
2019-11-08 09:48:1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衣春翔 趙一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8日訊 長久以來,『三點半難題』一直困擾著不少家庭,因為家裡沒有老人幫襯,哈爾濱市小學生家長張婕女士甚至辭掉工作,只為了每天能夠准時接送女兒。但最近《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出臺,讓張婕覺得自己又有希望重回職場。『《指導意見》說,孩子正常上課日的下午放學後,可以提供看護服務,而且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下午五點半,甚至初中還可能到八點半,如果能實現,我重回職場也沒有後顧之懮。』

  《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由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共同出臺,決定於2019年年底前全面實行中小學課後服務工作,破解家長放學接送之『難』,解決學生課後看護之『懮』。《指導意見》出臺有什麼依據和意義?有什麼新舉措?服務人員如何保障?安全性又如何保障?本報記者請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教育專家進行了解讀。

  是否參加課後服務,由學生、家長自願選擇

  『開展中小學生課後服務,不僅是為了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的難題,也是為了能夠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是一項拓展學生學習空間的民生工程。』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指導意見》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和《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減負措施的通知》相關精神制定,旨在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積極回應廣大家長對課後服務的迫切需求,切實解決中小學生課後托管難問題,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在《指導意見》出臺後,本報進行了融媒體報道,很多家長留言互動。有家長提出疑問,課後服務會不會增加家庭經濟負擔?孩子可不可以不參加?

  對此,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指導意見》將堅持公益普惠、自願參加、完善服務、透明公開原則,會合理確定運行成本,不以營利為目的,並明確要求不得增加家長過重經濟負擔。課後服務的資金來源,各地可根據課後服務性質,采取政府補貼、收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設定課後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的,應當堅持成本補償和非營利原則。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參加課後服務,要建立免收費政策,免收費額度的50%由地方政府統籌解決。

  『中小學生是否參加課後服務,由學生、家長自願選擇,嚴禁以任何形式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參加。』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指導意見》要求學校要主動向家長告知服務時間、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安全保障措施、收費事項等,主動接受家長和社會監督。

  據介紹,此次《指導意見》還重點關切特殊學生群體。除了把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在校學生作為服務對象外,還要求優先做好留守兒童、隨遷子女、困難家庭學生等服務工作。同時,服務時間由各縣(市、區)教育局、學校根據各自需求情況來確定。一般為正常上課日的下午放學後,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於17時30分。小學和初中非畢業年級不晚於18時30分,初中畢業年級和高中階段原則上不晚於20時30分。

  多措並舉,解決課後服務人員資源問題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家長最關注的問題是托管班如何運行?服務的教師資源從哪裡來?服務的內容是什麼?課後服務會不會變成變相的補課?如何保證課後服務的安全性?

  對此,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一一解答。

  據介紹,我省會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學校主責、社會參與、家長支持的課後服務工作機制。《指導意見》還明確了將多措並舉,解決課後服務人員資源問題。一方面,要求學校鼓勵和支持中小學教職工參與課後服務工作,並可取得相應的勞務報酬;同時,鼓勵民間藝人、能工巧匠、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退休老教師、大學生及社會熱心人士和廣大家長積極參與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指導意見》還鼓勵符合條件的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少年宮、高校、科研院所、社區等公益性專業機構派駐工作人員參與校內課後服務,實現場地、人員資源整合。

  據介紹,《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四嚴禁三不得』——嚴禁將課後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集體補課,嚴禁與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合作,嚴禁引入經營性企業或其他以盈利為目的的第三方機構,嚴禁以課後服務名義超標准、超范圍亂收費。不得增加學生課業負擔,不得增加家長經濟負擔,不得把課後服務情況作為學校、教師考核評比指標。課後服務內容以集中完成作業、組織特色活動、自主閱讀交流、開展社會實踐等為主。

  對於家長最為重視的安全問題,有關負責人表示,一定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指導意見》要求明確課後服務人員責任,加強對師生安全衛生意識教育;強化活動場所安全檢查和門衛登記管理制度,制定並落實嚴格的考勤、監管、交接班制度和應急預案措施。同時,要加強對參與課後服務的公益性機構資質的審核和監督管理工作,探索建立符合資質的公益性機構目錄。『對於參與課後服務人員的政治、品德、健康等情況,會嚴格審核。同時也會鼓勵建立校園傷害風險,尤其是損害賠償的多方承擔共擔機制,健全學生的校園傷害保險、學生意外商業險等制度,為課後服務提供安全保障。』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