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八年"雙11"大慶花掉17.6億 能買百平房子3520套
2019-11-15 09:25:53 來源:大慶日報  作者:王玲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15日訊 2009年以前,11月11日對每個人來說只是尋常日子中的一天,而自2009年以後,這一天則變成了無數人『挑燈夜戰』拼手速網購的日子。自此,每年的11月11日,都充滿了消費的儀式感,不斷攀昇的消費數據證實,『雙11』已成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購物狂歡。

  第11個『雙11』已經落幕,從2012年的5100萬元到2019年的4.48億元,八年間,我市『雙11』網購總額達到了17.6億元,如果把這些錢用來買房子,能購買建築面積100平方米,單價5000元/平方米的樓房3520套……

  已經走過11個年頭的『雙11』購物節,不僅成為線上線下零售業態重要的促銷節點,也成為了觀察大慶新零售市場的重要窗口。

  面對『雙11』,消費者還那麼拼嗎?身處這種盛大的網絡購物節,大慶本土商家該如何做出調整,在不斷發展的網絡時代搶佔市場份額?

  走過11個年頭的『雙11』,如今如飴亦如鯁

  從阿裡2009年創造『雙11』以來到現在,『雙11』已經不是阿裡一家的狂歡,京東、當當、唯品會等網上商城紛紛搶佔『雙11』市場,每到『雙11』大幕拉開之時,消費者忙得不亦樂乎。

  11年的節日效應,再加上電商大軍對『雙11』的宣傳力度不斷增強,各種花式促銷層出不窮,消費者在這一天的消費力也愈發強勁。僅以天貓為例,每年『雙11』當天的銷售額都會創造一個新的紀錄,而且破紀錄的時間越來越短。

  在大慶,『雙11』網購族的消費紀錄也在不斷刷新。從2012年的5100萬元,2013年的1億元,到2016年的2.25億元,再到2018年的3.41億元,其發展速度可謂驚人。而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雙11』,這個數據又一次被刷新,大慶人24小時創造了消費4.48億元的紀錄。將2012年到2019年這八年的『雙11』消費數據加起來,可以算出大慶人一共花掉了17.6億元。如果把這些錢用來買房子,能購買建築面積100平方米,單價5000元/平方米的樓房3520套。

  記者發現,身邊不少熱衷網購的人群在今年『雙11』又開始了『買買買』的節奏,不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雙11」真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節日,花錢時很過癮,還錢時想剁手。』『優惠的花樣太多,沒學過奧數根本算不過來!』『交完預付款還要等到活動當天付完尾款纔發貨,其實也沒有優惠太多』……

  打開今年的『雙11』活動頁面,記者發現,全民開喵鋪、蓋樓大挑戰、拉人贏紅包、贏心願紅包等各種各樣的玩法令人眼花繚亂,歲歲年年如約而至的『雙11』,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好想念「雙11」剛出現的時候,就是純粹的打折,不用費力地算計到底有沒有得到實惠。』姜婷婷算是一位購物達人,之前參與了四、五次『雙11』活動。去年『雙11』,她買了床、學習桌等幾個大件,花費上萬元,而今年,她只買了一些日用品和一雙鞋。『感覺好像也沒便宜多少,前幾年都是直接優惠的,現在還要蓋樓,賺喵幣,太復雜了』。聊到這裡,她露出了無奈的表情。

  采訪中,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很多次都是衝動下單,買回來很多不需要的東西。

  戴女士在今年10月21日開啟『雙11』預售時,就衝動地下了不少單。

  『淘寶直播裡主播的帶貨能力太強了,從預售開始,一看到主播上新品,我就忍不住下單。』戴女士邊給記者看她淘寶後臺的訂單邊說,預售期購買的商品只需要交定金,所以看不出來一共花了多少錢,等她『雙11』付完尾款細算後纔發現已經下了近兩萬元的訂單,很多都是沒必要買的東西。

  她告訴記者,之前付定金的產品,如果在『雙11』到來之前退貨,定金是不退的,只有等著『雙11』當天把尾款付完纔能選擇退款。『這6個訂單是我留下來的,其餘的42個訂單都打算退掉,有的現在已經申請退款了,有的因為賣家已經發貨了,只能等貨到了再拒簽。』戴女士說。

  很多受訪者表示,現在對『雙11』的興趣在變淡。在多數人看來,如果網購平臺有誠意,那作為消費者,也會有誠意地在『雙11』購買東西。『「雙11」優惠力度不夠,我何不在平時購買?平時很少有文字游戲,等快遞的時間也不會很久。』姜婷婷說。

  借力『雙11』,電商與店商共舞

  『雙11』是購物者的狂歡,自然也是服務購物者的商家們的狂歡。我市商家紛紛借力網購節打開互聯網銷售市場,實現線上線下聯動,搶佔市場份額。

  正當網民們在各大電商平臺上忙著『剁手』之時,我市一些商家也沒閑著,紛紛將自己的產品『搬』上網,借『雙11』的熱度提高銷售額。

  林甸縣漁香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正義每到年底都忙得不可開交,這個1970年出生的東北漢子,硬是憑著對產品、市場的把握和自己的一股衝勁兒,將一個起初只有5個成員的合作社辦成了如今有3000社員的大社,合作社打造的『漁谷香』品牌黃金米、珍珠米等玉米產品已經通過線上線下賣到了全國。

  王正義說,隨著電子商務信息的高速發展,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逐漸傾向於網絡購物,漁谷香團隊在保留原有線下實體門店銷售市場的同時,逐漸轉變銷售方式,開始與電商平臺合作,將產品搬上網。先後與雲端商城、國商新農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藍谷科創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等多家互聯網平臺達成線上銷售合作協議,產品已銷往北京、天津、杭州等全國各大一二線城市,產品在市場中的曝光率逐漸加大,先後贏得了北京中創東方資產管理等多家企業的訂單。

  『如今,線上銷售佔比越來越大,到年底旺季時更是如此,每天接單、包裝、發貨忙得不可開交。』王正義說,合作社2018年共銷售了800餘噸產品,銷售額達7000餘萬元,其中一半銷量都是通過電商平臺實現的。現在,除了之前合作的電商平臺,淘寶、京東上也有『漁谷香』產品在銷售,現在合作社還在跟拼多多洽談,以進一步拓展線上銷售渠道。

  農產品『觸網』並借力網購節使銷量一路走高,我市商超也在進行線上線下融合,突破傳統的銷售模式來適應消費者日益改變的消費習慣。

  『大潤發一直在與天貓合作,打開天貓首頁淘鮮達欄目,進去選擇產品下單就可以了。』大潤發客服經理齊曉東告訴記者,客服人員收到消費者的訂單後,會通過超市屋頂的專用通道將貨物從超市送至配送中心,為了配合『雙11』等節日,超市也會進行多品類商品的促銷,訂單非常多,這樣的專用通道能實現貨物的快速運送,縮短人員在超市跑動取貨而耽擱的時間。『另外,為了讓更多的消費者選擇大潤發,我們還將配送范圍擴大到了周圍5公裡的區域,並配備了近百名騎手的配送隊伍。』齊曉東說。

  大商新瑪特總店從11月7日至17日開啟的18周年店慶也開啟了線上線下聯動模式。『我們在天狗網上開啟促銷,商場也同步促銷,商場將店慶時間確定在這個時段,也是為了搶佔「雙11」市場份額。』大商新瑪特總店營銷策劃主管唐克表示,在價格基本持平的情況下,不少消費者還是願意享受線下試穿和直接購買的快感。

  以『雙11』為代表的網絡購物節加快了我市商家實現線上線下聯動銷售的步伐。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薛紅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於互聯網上日益增多的網購節,我市的傳統線下店鋪應抓住營銷良機,結合自身優勢,通過線上線下融合,開闢更多銷售渠道,擴大消費群體,用更加發展的眼光來經營。

  新挑戰新機遇,傳統行業紛紛試水新零售

  如今,傳統電商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進入了瓶頸期,主要體現在拉新拓客難、平臺活躍度低、用戶沈淀難等方面。

  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韋小兵說,在傳統電商的紅利時期,也就是電商剛興起的幾年,只要是物美價廉或者比較稀缺的東西,發布到網上後很容易賣出去。而現在,除了商品成本外,還有網店裝修成本、推廣成本、拍攝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倉儲房租水電網等費用。即使商品發布到網上,也會立即被淹沒在眾多同類商品中,沒有任何競爭優勢。

  『如今,以直播、小視頻等為表現手段的微商、直播賣家等組成的社交電商隨著網絡社交平臺的發展愈發受到消費者的關注。』韋小兵說。

  在我市,已有部分商家行動起來,加入到社交電商的行列。

  一提到『笨小孩』,很多女生都會說,『我買過她家衣服。』從2004年在東風新村香榭麗購物中心二樓的一間10平方米的小店,到現在的16家門店,笨小孩服飾總經理李萌一直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

  『開啟電商是偶然也是必然。』李萌說,女裝類產品更新快,傳統電商的拍攝、上架等環節繁瑣,所以她選擇先從社交類平臺——快手開始直播賣貨。笨小孩將直播地選在了服裝品類多、價格低的廣州,每天電商團隊都會選擇廣州最潮流的女裝在線上直播,供笨小孩的會員選購。

  直播帶來的銷量遠超預期,雖然僅運營了5個多月,但已積累了3.5萬粉絲,最多同時在線人數達到700餘人,每天700餘件的銷售量讓10餘人的電商團隊非常忙碌。『下一步,我們要增加電商團隊的人手,開通抖音和淘寶直播,聘請專業的團隊負責具體的運營工作,我負責把握公司發展方向,並策劃推出自己的品牌。』李萌說。

  無獨有偶,王正義也沒有忙著只在合作社賣玉米,他還考慮如何借助互聯網打開玉米銷路。

  『東北大米特別受關注,我注冊並搭建了中國大米產業行業平臺,全國大米種植、銷售相關的內容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找到。』王正義說,平臺搭建以後,合作社的業務范圍擴大了,除了可以讓更多人關注大米平臺外,還能將這部分客源引流到玉米銷售上來。

  『雙11』的戰火已經從線上燒到了線下,除了在線交易,線下門店也紛紛加入這場盛宴。整合線上線下各個要素的新零售,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聯通互動。那麼,企業如何在互聯網下半場的市場博弈中搶佔C位?

  『如果企業尚未在電商層面有所布局,實體店在「雙11」期間與其為消費者打折,不如為消費者提供深入體驗式服務。』薛紅燕表示。

  薛紅燕說,『雙11』期間,消費者的關注點都在線上,而實體店是固定場所,服務人群有限,與線上拼價格、拼人氣非常不明智。但是可以與線上拼體驗、拼服務,只有提高服務水平,強化體驗推廣,纔有可能保住市場份額與地位。

  『作為商家,要在保證自身產品品質的基礎上,關注消費者需求,關注行業發展方向,關注新特色產品,關注新促銷方式,關注新經營模式並及時調整。』薛紅燕說。

  此外,企業可以精准定位,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精准營銷。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的背景下,只有明確了自己的定位,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纔能確定自己在受眾心中的形象,鏈接更多資源為自己所用。

  采訪中,大慶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王諸奎告訴記者,渠道一體化、經營數字化、門店智能化、商品社會化和物流智能化是新零售的主要特征,在我市,社區便利店、農產品上行下行、農村電商、跨境電商、母嬰產品和服務、化妝品銷售、智慧商圈、校園消費電商、網紅電商、社群電商和家政新零售等很多行業和領域都可以發展新零售。本報記者王玲玲

  鏈接

   『雙11』購物熱的冷思考

  『雙11』大促銷已經謝幕,接下來,『雙12』、『年貨節』等一大波電商的促銷大戲還將陸續上演,面對商家各種促銷信息的狂轟濫炸,消費者應放平心態、冷靜思考、理性對待。

  如今,『雙11』已經走過11年,經過多年的購物經驗積累,消費者對於這種全網參與甚至線上線下融合的商業促銷手段已經非常熟悉,衝動消費的行為開始減少。

  東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薛紅艷建議,消費者在消費的時候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理性看待自己的真正需求,並根據商品品類和購買風險大小選擇適合的渠道、平臺和品牌。另外,現在很多商家的促銷價格會提前開放或延期,所以在商家做活動的時候,消費者不要盲目著急下單,否則就容易有購後退換貨的麻煩。

  作為賣家,面對如此誘人的『雙11』蛋糕,很多企業都躍躍欲試,想從中分一杯羹。那麼,對於那些想加入或已經加入電商銷售大軍的企業,又該注意哪些方面呢?

  薛紅艷說,對於這樣的電商大促,傳統線下店鋪應根據自身定位和商品情況尋找自身的切入點。

  對於大多數商家來說,應抓住這一營銷良機,不僅要注意線下商品的促銷和引流,還要利用社交媒體,如常用的微信、qq和網絡直播等方式對店鋪產品進行宣傳和促銷。

  另外,進行線上線下融合,除了線下開店外,還可以在淘寶等電商平臺或本地電商平臺上開店,將產品搬到線上銷售。

  與此同時,要注意選好活動商品和顧客參加活動的方式,既要充分體現價格上的讓利回饋,也要保證商品質量好,讓顧客感受到優惠,這是店鋪經營必須遵循的誠信原則。只有這樣,纔能走得長久。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