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13日訊 10月24日,富錦市集民村59歲的張貴武來到村委會辦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原來需要到15公裡外的鎮裡去辦,現在不出村就能辦,不僅省了20元的路費,還省了不少心。從這天開始,在富錦市像張貴武一樣需要辦理養老保險參保等政務事項的村民從此告別了『往返跑』。
富錦市通過領導帶頭進村入戶、聽取意見、座談交流、走流程、看現場等方式,查找出農保參保、生存認證、高齡補貼等政務服務需要到鎮裡或市裡纔能辦理等不方便的問題。圍繞解決農民最急、最懮、最盼的問題,富錦市組織相關部門召開現場辦公會,研究決定設置村級便民服務室,在省內率先開展政務服務進農村,實現村級審批『網上辦』,線上線下同步辦,讓群眾有事就近辦、隨時辦,真正把為民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心坎上。
小切口『焐熱』大民生
政務平臺延伸至村屯相當於將政務大廳的綜合受理窗口搬到了農民的家門口。富錦市經過梳理,確定14項政務服務可以下沈到村屯。
由鎮級辦理下沈到村級辦理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變更、注銷、生存認證、高齡補貼等5項;由市級辦理下沈到鎮村級辦理的特困供養審核審批、殘疾人生活補貼發放、城鄉低保審核審批等3項;由市級辦理下沈到鎮村級辦理的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資格確認、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資格確認、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費收取、社保卡出卡查詢、醫療保險參保登記、糧補折信息變更等6項。
將這些部門的權力以授權的方式下放到村,實現村級終端受理、市級分類審批。在政務外網接入鎮級的基礎上,進一步向村屯延伸,形成『市、鎮、村』三級網絡扇形輻射,實現富錦市政務一張網。政務平臺的流程優化設計環節是政務服務進農村的核心內容,需要打破固有的市級受理模式,重新梳理、縮減村級線上事項的環節、材料、時限,縮減比率均達50%左右,使其達到最簡、最優。將設計好的程序,通過向佳木斯市級平臺申請增設權限,添加到政務平臺相應部門的板塊中,在村級終端設備上進行安裝調試,即可實現村級受理,『市、鎮、村』三級政務平臺搭建完成。
村級終端現場采集或提交辦事需要的要件,掃描、上傳,填寫相關申請表格即完成村級受理。上傳的辦事要件經過優化的流程路徑,推送到市直審批部門或科室實現『即受即辦』。辦理結果及時送達村級終端,實現閉環服務。窗口前移了,距離縮短了,平臺延伸了,辦事快捷了。村級政務服務真正實現農民事村裡辦,隨時有事隨時辦。
小數據『跑出』大效率
14項業務下沈之前,富錦市政務服務窗口服務網點12個,下沈後267個行政村都成為了政務服務網點。新農保參保業務,通過網上審批模式重組,將原來需要村、鎮、市多級跑,村委會、鎮政府、農保局等3個跨層級科室受理、上報、初審、復審、審批等5個審批環節,壓縮為1個窗口1個環節,工作效率提高了70%左右。
原來需要到鎮或到市裡纔能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現在足不出村即可辦理,群眾省時、省事、省心、省力、省錢,真正感受到主題教育帶來的明顯變化。同時,也為村乾部減少了30%的代辦工作量,再也不用三天兩頭往鎮裡跑代辦事項了,減輕了村乾部的負擔,密切了乾群關系。14項業務下沈到村屯後,可覆蓋全市11個鎮267個村屯,惠及全市20餘萬農村群眾。僅農保一項,全市13萬參保農民,按每人每年跑一次估算,僅交通費用一項每年可為農民群眾節約辦事成本至少260萬元。數據實實在在地跑出了經濟效益,跑出了高效服務更跑出了百姓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