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小夫妻返鄉『造夢』彩色面條闖市場
2019-11-19 09:08: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賈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白雪冰(左)在檢查面條質量。記者荊天旭攝       

  黑龍江日報11月19日訊 在延壽縣安山鄉安山村,經常能看到一輛重慶牌照的小汽車出村進村,現在村民們已經對它很習慣了,4年前卻吃驚不小。

  2015年9月,白雪冰和妻子賣掉了重慶的房子,辭去了國企的工作,帶著18個月的女兒駕著這輛小汽車回到了老家延壽縣。

  鄉親們不解:

  『這倆孩子怎麼回事,讀那麼多年書不就是為了離開農村嗎?』

  『城裡那麼好的工作不要了?做面條有什麼出息?』

  小夫妻倆毅然決然,選廠址、蓋廠房、進設備、招工培訓……3個月後,一家生產兒童食品的『蘇雪食品廠』在村裡誕生了。

  如今,蘇雪食品廠佔地5000平方米,有標准化生產線4條,吸納了村裡三十幾名婦女就業,帶動了十幾家農戶種植綠色果蔬,吸引了5名大學生回鄉就業。

   從做寶寶輔食到回鄉開辦食品廠

  當記者帶著和鄉親們當初一樣的好奇來到蘇雪食品廠時,那天,白雪冰和他的團隊正備戰『雙十一』,廠裡一片『色彩繽紛』——『粉色的是火龍果面條,綠色的是菠菜的,桔色的是胡蘿卜的,紅色的是紅甜菜根的,黃色的是南瓜的,紫色的是紫甘藍的……』白雪冰告訴記者,『全部都是新鮮果蔬汁揉面。』五顏六色的『卡通面』從生產線裡蹦落而出,車間儼然一個童話世界。

  33歲之前的人生,白雪冰和妻子過得一帆風順:青梅竹馬、考研、工作、安家重慶……寶貝女兒出生後,生活有了變化。『想讓她吃到最健康的,不愛吃蔬菜我就把蔬菜榨成汁,揉到面裡做成面條。』夫妻倆將對女兒的愛全部揉進了面裡,面條越做越好看、好玩、好吃。不但女兒愛吃,而且吸引了周邊的一些家長,紛紛求他們幫著做一些,『那段時間,我們全家老少齊上陣,還是忙不過來。』白雪冰說。

  商機來了,責任感也來了。『家長們對無添加營養食品的渴望我們感同身受。』於是,自主創業的想法誕生了,白雪冰說,『我們選擇回到家鄉,一是看重我們黑土地的綠色生態優勢,二是回到親人身邊相互照顧,沒有了後顧之懮。』

   從月入過萬到和老人擠在一鋪炕上住

  每個成功的創業者背後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辛酸,夫妻倆深切地體會到了。

  因為一直堅持零添加,全部用果蔬汁和面,面條成本很高,而且只用果蔬汁和面,面條很容易斷。那段時間晾曬架上的面條劈裡啪啦地斷掉,小兩口心都碎了。經過反復試驗,他們掌握了面和果蔬汁的比例,乾濕度掌握好,面條就保持住了筋道。

  夫妻倆去一家知名的面條設備生產廠家訂制面條生產線時,向廠家說出了『除了果蔬汁其他不添加』的要求,廠家堅稱:不加添加劑,就不可能生產出面條。白雪冰解釋了半天,對方仍不相信,做了幾十年的面條設備,還沒見過哪家能做出這樣的面條。

  那次經歷也讓他們相信選擇這份事業是正確的。

  白雪冰的妻子說:『我們回鄉那天就有著清晰的規劃,像給自家孩子做面一樣,堅持不用添加劑、防腐劑,我們要創造一個品牌,追求的是品牌的價值。』

  然而,這份初衷不被理解,還備受打擊。由於產品在價格上沒有優勢,銷路很難打開,『2016年底,好多工人看不到希望,都辭職了。我們的全部家當都投了進去,一家三口和岳父岳母擠在一鋪炕上。臨近春節,我倆透支了所有的信用卡,把工人的工資結清了,身上只剩200元現金。』白雪冰說。

  就在最困難的時候,有人找到了他們,願意投資200萬元。但投資人要求降低品質標准,降成本,保利潤。夫妻倆一聽,立馬回絕了。

   從一份工作到一番事業

  開弓沒有回頭箭。在一片質疑聲中,『蘇雪』頑強地成長著。『最讓我們感動的是我們的父母,剛開始我們要辭職創業的時候,他們是一邊責怪一邊默默支持,現在是一邊全力支持一邊鼓勵安慰。』

  那年春節過後,白雪冰首先找到了權威檢測機構做了檢測,為簡潔乾淨的配料表做個印證,然後就開始了推銷之路。從朋友圈到天貓旗艦店,從母嬰商店到各大展會,『蘇雪』優秀的品質立刻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銷路迅速打開。訂單量越來越大。工人們又回來了,廠子也活了。

  除了面條之外,他們又利用延壽大米的品牌效應做寶寶米粉、粥米、米餅,一上市就受到了歡迎。如今,蘇雪食品廠已經有十六個種類的產品,60家固定的經銷商。

  『我們能為家鄉做些什麼?』夫妻倆開始思考,『可不可以讓鄉親們種植綠色果蔬,我們以訂單的方式回收?』陸續地,有十幾個農戶加入了進來。為了加強企業的管理,蘇雪食品廠又招聘了5名大學生,負責管理和運營團隊。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常常聽到夫妻二人感慨,從自己在家裡做面條到標准化、現代化的生產車間,從孩子的一碗面到琳琅滿目的產品,從今天的成績到明年的計劃,這一切像是一場夢,卻又無比真實,『既然是做夢,不妨做得大點!』他們笑著說。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