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大興安嶺呼中區碧水鎮發現約距今7000年『碧水岩畫』
2019-11-22 11:22:3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培森 王平 霍梟涵
東北網11月22日訊(張培森 王平 記者 霍梟涵) 11月20日,記者從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碧水鎮場獲悉,位於碧水鎮場轄區24號線一處沿河峭壁上發現三幅岩畫。

據發現者稱,這處岩畫位於流經碧水鎮場24號線呼瑪河支叉線沿岸一處陡峭的石砬子上,岩畫有兩個十字紋,一呈X形紋,共有3幅。據中國岩畫學會會員、印度岩畫協會會員牟海軍介紹,這類岩畫顏料為赭石粉和動物鮮血混合,用手指快速繪制而成,年代為距今7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早期。該岩畫色彩鮮艷,易於識別,在大興安嶺地區岩畫中屬於保存比較清晰完整的岩畫。

位於24號線的這三幅岩畫距離著名的新、舊石器古人類文化遺址北山洞僅4公裡左右。今年9月,在修建碧水北山洞基礎設施時,老工人稱沿呼瑪河叉線有多處較大石砬子山,很多都是在開發建設碧水之前時有已經存在。
為了檢驗是否在碧水鎮場其他地方同時還存在岩畫這一古人類遺留下的『遠古密碼』,該鎮場長孟磊派出曾經參與當年北山洞考古的現人大主席劉來君、副場長張旭良、宣傳委員張培森深入現場踏查,發現並命名此處岩畫遺址為『碧水岩畫』。

因該岩畫遺址距離北山洞較近,因而推測是曾經生活在同一時期的同一族人產生的同一文化現象。這一處岩畫的發現,為碧水北山洞的歷史文化與旅游開發提供了重要依據。
責任編輯:張廣義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