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光明日報》刊發文章:『鐵人』今猶在 大慶正青春
2019-11-25 09:31:50 來源:大慶日報  作者:潘永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25日訊 如果說一個人40歲正當壯年,那麼一個城市40歲則正是英姿勃發、勇往直前的青年。素有『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美譽的黑龍江省大慶市今年正好建市40周年。

  有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指引,有『踏著鐵人腳步走,泰山壓頂不低頭』的英雄氣概,40載篳路藍縷,40載砥礪前行,大慶市走出了一條艱苦奮斗之路,一條轉型發展之路,一條通向幸福安康之路。

  『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這是『鐵人』王進喜的豪氣,也是大慶人為國獻身精神的突出表現。正是靠著這種拼命精神,在艱苦的歲月裡,大慶人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一舉拿下了大油田。今天,這種奉獻精神已經深深根植於大慶人的心中。

  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張廣纔嶺三嶺攜手,舉目相擁,擁抱出來一個神奇的大平原——松嫩平原。松花江、嫩江兩江環繞,把百裡松嫩平原滋潤得水草豐美,人傑地靈。

  60年前,在這個平原上,發生了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件。

  1959年9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大慶前夕,在松嫩平原北部的大同鎮高臺子,松基三井喜噴工業油流,『大慶』這個我國最大的油田終被發現並因而得名。一場氣吞山河、波瀾壯闊的石油大會戰隨後掀起。松遼驚雷炸響,宣告中國石油工業開啟了新紀元。60年來,大慶油田已累計生產原油23.9億噸,上繳利稅2.9萬億元,被譽為『共和國加油機』。同時誕生的還有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

  在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信中指出:60年來,幾代大慶人艱苦創業、接力奮斗,在亙古荒原上建成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大慶油田的卓越貢獻已經鐫刻在偉大祖國的歷史豐碑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是對大慶人的極大激勵和鼓舞。大慶,沒有理由不奮力前行。今年是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大慶市建市40周年,這是一個輝煌的節點,又是一個嶄新的起點。大慶紅旗必將一代代接續高揚。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這是『鐵人』王進喜的豪邁誓言,也是大慶人的精神底色,是大慶人乾勁和豪氣的體現。在建設魅力城市的今天,這種浪漫主義的英雄豪氣依然是大慶人的性格。

  這是一座靈動而美麗的城市。一百多個湖泊像珍珠一樣散落在綠草如茵的平原上。陽光如洗,綠草綿延,碧波蕩漾,兩河環抱,三嶺相擁,湖清岸綠,林茂草豐。亞洲最大的城中濕地龍鳳濕地,蘆葦搖曳生姿,水鳥翩飛翱翔,丹頂鶴展翅,大天鵝起舞,百鳥和鳴,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存。

  誕生於改革開放之初的大慶市,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興的新興工業城市。人們都知道,石油、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資源,近年來石油產量連年遞減。怎麼辦?

  大慶人以不服輸的性格和特有的膽識和智慧未雨綢繆。1992年,以闢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標志,大慶市開啟『二次創業』新征程。

  近年來,緊緊圍繞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推動大慶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目標,大慶市全力以赴抓產業、抓項目,紮紮實實地打基礎、挖潛能,一步一個腳印地穩穩當當向前走。大慶積極探索出了符合大慶實際、具有本地特色的『四重奏』『四條路』的高質量發展新舉措。一是堅定不移重構產業,奮力開拓經濟結構更優的新路子;二是堅定不移重組要素,奮力開拓體制機制更活的新路子;三是堅定不移重聚動能,奮力開拓內生動力更足的新路子;四是堅定不移重塑環境,奮力開拓承載功能更強的新路子。

  著力打造油氣、油頭化尾、汽車、新材料、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等千億級和中高端農副產品加工、新能源、現代農業、新經濟等超五百億級『雁陣式』產業板塊,基本形成龍頭項目領銜帶動、多元產業有力支橕的發展新格局。

  目前,全市上規模石化企業76家,煉油一次加工能力1820萬噸,可生產8大系列200多個品種、1000多個牌號產品,具備千億級產業規模。大慶沃爾沃汽車2018年生產S90系列汽車5.23萬輛、實現產值118億元,1.35萬輛遠銷歐美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87家。大慶自2016年起,連續三年因『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力度較大等工作成效突出』,獲得國務院通報表彰和政策激勵支持;今年8月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產業轉型昇級示范區。

  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大慶多元產業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實現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2004年的時候,油經濟與非油經濟的比重是70:30,到2018年基本實現了翻轉,變成了30:70。大慶的經濟結構也實現了從過去的『一油獨大』向多點多元發展的歷史性轉變。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是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人面對困難的頑強態度和艱苦創業的鋼鐵意志。在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的今天,依然需要這種精神。

  如今的大慶,不僅在昔日莽莽荒原上建成了世界著名的石油和化工城市,而且正在崛起為中國新興的高端制造城市、中國綠色生態典范城市,躋身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68位、全國小康城市100強第65位、中國產業競爭力城市百強榜第87位、中國宜居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第26位。大慶真正成為生態環境優良宜居城市,呈現『組群組團布局、綠色空間相隔、湖澤水系相通、森林草原相擁』的風格特色,相繼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並因此有了『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的美譽。

  大慶60年的油田開發史,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40年的城市發展史,是中國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一個縮影。經過幾代人的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大慶從過去『頭上青天一頂,腳下荒原一片』,建成了一座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城市。大慶的發展定位,就是要打造世界著名的石油和化工城市、中國新興的高端制造城市、中國綠色生態典范城市。

  物質與精神並存,傳承與創新共進——這就是大慶。一座活力之城,一座美麗之城,一座奮斗之城,一座幸福之城。

  大慶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