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身殘志堅·脫貧光榮】馮紅傑:勤勞讓下崗女工變『木耳大王』
2019-11-27 14:3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27日訊(記者 楊帆) 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呼中區宏偉鎮,有一位下崗婦女馮紅傑,她率先做起木耳養殖,如今已經富裕的她帶領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

  今年49歲的馮紅傑,曾經是一名普通的營林工人,2008年林區職工面臨下崗再就業,她也步入了下崗行列。下崗後的日子她彷徨過、抱怨過、依賴過,沒有工作的她感到很迷茫,僅靠她丈夫打工掙錢,維持基本生活,孩子只能靠她的父母幫忙照顧。為了扭轉家庭的困境,她起早貪黑的乾零活、出苦力,但終究收入微薄,她思前想後做起了自己的小買賣,開了個小賣店,又兌下了一個浴池,靠著她自己不懈的努力,擺脫了家庭貧困的窘境,收入也不斷增加,後來又用家裡的錢買了一輛運材車,包起了山場。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呼中區宏偉鎮馮紅傑。       

  眼看著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一起同甘共苦的丈夫卻背離了當初的誓言,絕情的拋棄了他們母子,不但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而且還欠了很多外債。從此他們母子二人相依為名,她一個人不得不堅強地扛起了這個支離破碎的家。面對生活的窘迫,馮紅傑從來沒有畏懼過、退縮過,可老天並沒有過多的眷顧她,她在膠合板加工廠打工時,經常加班加點地工作。就在2009年加班時,她右手不幸壓到了正在運行的機器滾輪裡,滾輪將她右手拇指的皮肉全部碾掉,最後在齊齊哈爾醫院做了皮瓣手術,在對其拇指實施治療期間,由於她長年辛苦勞作,省吃儉用營養跟不上,導致身體抵抗力弱,因此後期恢復十分緩慢,經過一年多的治療仍不見好轉,經過專家集體會診後決定必須做手術截掉拇指,從此,她成為了一名四級肢體殘疾人。

  生活雖然很辛苦,但她從不屈服。在呼中區扶持黑木耳養殖的大環境下,別人都還在觀望,但她已經步入了木耳養殖的先行行列中,搞起了黑木耳養殖。起初因為沒有養殖經驗,在技術方面也只能在養殖木耳戶的口中獲取,因技術不足帶來的困難越來越多,導致做出來的木耳雜菌率特別高,第一年雖說僅養殖了2萬袋,始終處在推倒重做,周而復始當中,僱的工人都勸她不要再做了,但她始終不願服輸,她認為別人能養成功我也一定能行。

  靠著這股執著勁,馮紅傑在做木耳菌袋時,經常一個人連續二十幾天在木耳房居住,凌晨3點多起床,一直忙到深夜,從拌料、打袋、出鍋、接菌、上架子她都跟著乾,第一年沒有賺錢。在第二年的養殖過程中,經過第一年反復的實踐,漸漸摸索出了豐富的養殖經驗,付出得到了回報,同時,她還鼓勵為她幫忙的工人和殘疾人一起養殖黑木耳,傳授經驗技術,達到共同致富的目標。2012年至今,她的黑木耳養殖量從2萬袋一直提昇到10萬袋,10萬袋的純收入近10萬餘元,由於去年木耳行情不好,今年她准備增加靈芝、玉木耳、蘑菇的養殖,保持黑木耳5萬袋左右的養殖數量,降低投資風險,實現穩定增收的目標。

  從一個去飯店打工都不願意要的殘疾人,變成了帶動身邊人一起致富的創業者,無論是誰向她請教養殖技術,馮紅傑都會熱心解答,耐心教授。身殘志堅的馮紅傑沒有因為自己的身體殘疾而怨天尤人,她自強自立,敢於面對現實,勇於面對挑戰,致富不忘回饋社會,為更多的殘疾人教授養殖黑木耳經驗。『我相信只要擁有一顆堅強的心和永不服輸的精神,去享受創業路上的精彩,創業之路纔會越走越寬廣。』馮紅傑說。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黑龍江省自強典型『百團千場』巡講活動優秀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