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8日訊 脫貧攻堅這一年,鄉村在變美、產業在變強、群眾在變富……振奮人心的脫貧畫卷在徐徐展開。
拜泉縣,正全力以赴,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上砥礪前行。
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縣委書記是一線總指揮。劉雁冬說,拜泉縣堅持三級書記抓扶貧,聚焦高效落實強化『六項措施』。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支橕脫貧、基層黨建促進脫貧、駐村幫扶推動脫貧、『志智雙扶』激勵脫貧、社會扶貧助力脫貧、作風建設保障脫貧,並在『兩不愁三保障』方面開展持續攻堅。
如何讓貧困戶早日脫貧?如何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成為擺在拜泉縣委、縣政府面前的頭等大事,既要抓好產業扶貧,又要抓好文化扶貧。拜泉縣以『志智雙扶』為突破口,成立了『志智雙扶』工作領導小組,並制定相關政策、方案,推動『志智雙扶』工作有序開展。
通過不斷深入開展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等教育活動,不斷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年初以來,組織『農民夜校』1460場29584人次;187個行政村全部健全完善了『一約四會』制度,評選『十星級文明戶』1836戶,貧困老人子女繳納贍養費1630萬元。
記者在拜泉縣的各個鄉鎮和村屯都能夠看到,牆壁、圍欄、廣場等地,都成為了『志智雙扶』的宣傳陣地,『扶志能治懶,扶智可致富』、『有志脫貧早,有智路更寬』……一條條標語令人警醒、催人奮進。一面面文化牆圖文並茂、精美漂亮。『仁義禮智信,百善孝為先』的故事,讓人重溫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呼喚文明鄉風,對群眾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拜泉縣委副書記、縣長榮軍深有體會地告訴記者:『通過開展「志智雙扶」活動,不僅僅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最關鍵的是讓百姓真正能夠實現「輸血式」向「造血式」的轉變。而且,通過多種活動的開展,增強了貧困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拜泉縣在催生內生動力、實現『志智雙扶』、推動脫貧攻堅的同時,還通過牢牢把握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以開展『水、學、醫、房』清零行動為抓手,全力實施政策保障工程,確保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
——飲水安全。投資1781萬元,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18處,農村人口全部實現飲水安全。
——教育保障。年初以來,共發放各階段貧困家庭學生補助資助109.3萬元,落實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129.6萬元。
——醫療保障。實行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即時結算等醫保扶貧政策,年初以來,受益貧困人口40128人次,合規費用綜合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醫療救助和大病救助受益貧困人口18247人次,發放救助金990.03萬元。
——住房安全。年初以來,實施改造三類重點對象危房469戶、非貧困戶危房2100戶,滅跡垃圾房屋2678戶,目前基本改造完成,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三類重點對象』住房安全全部解決到位。
『志智雙扶』和『兩不愁三保障』解決的只是貧困戶脫貧單一的一個方面,為了能夠推動貧困戶就業,真正實現自給自足,拜泉縣出臺了《拜泉縣就業扶貧政策》,強化就業創業技能培訓。截至目前,培訓貧困勞動力4819人,培訓就業率達到77.3%。建設就業扶貧基地3個、扶貧車間34個、扶貧農業合作社161個,吸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1587人。同時,開發鄉村公益性服務崗位,就地就近安置就業貧困勞動力5392人;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和就業質量,轉移就業貧困勞動力7381人。
一項項實實在在的措施,靶向施策,精准到人,使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大幅提昇。為了更好地推動脫貧攻堅進程,拜泉縣還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開展項目扶貧、結對幫扶、捐贈款物、消費扶貧等系列社會扶貧活動。年初以來,全縣共投入社會扶貧資金和物資折款3044萬元,其中消費扶貧55.8萬元。 拜泉人甩掉窮帽子、過上好日子的夢想正在逐步實現。如今,拜泉正匯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57萬拜泉人民奮進在決勝全面小康的征程上,腳步鏗鏘、響鼓勁催、旌旗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