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綏化市北林區貧困人群享受基本公共衛生便利服務
2019-11-29 09:48:3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新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1月29日訊『菜挺硬,酒得少喝,要不血壓又上去了。』綏化市北林區四方臺鎮富榮村村醫李志威背著醫藥箱到貧困戶滕月纔家隨診時,70歲的滕月纔正在吃飯。『年紀大了,胸悶、氣短、心律失常的毛病都有,今年四月份體檢確診了冠心病。』李志威說,老人是重點服務對象,隔三差五上門量血壓,監控病情。

  從滕月纔家出來,李志威來到村民陳秀蓮家,她剛剛做完闌尾炎手術出院。『這回給她傷口換藥,再靜點消炎藥。』『換藥不是大事,信任村醫,他都乾多少年了。』

  上門隨診、簽約家庭醫生、每年一次體檢……這些都是貧困人群享受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內容。

  記錄健康檔案

  李志威從1993年開始當村醫,『我父親也是村醫,算是子承父業。』2009年,富榮村有了村衛生室,共有3名醫生。61歲的李樹峰擅長內科和婦兒,他的父親也是村醫。崔雨平擅長中醫外科,『村裡頸椎病、腰腿疼的患者不在少數,推拿、按摩、正骨他們都找我。』在富榮村衛生室有6張臨時觀察床,『四室一房』規范設置,常有村民來衛生室看病。『8個屯戶籍人口2800多人,常住人口1500人左右,每人一份健康檔案,貧困人口兩份。』四方臺鎮衛生院院長魏樹舫說,這本健康檔案由鄉鎮衛生院和村醫共同完成。65歲以上老人和貧困人口享受每年一次體檢服務,一般集中在每年的4月至10月,衛生院組成醫療工作組帶著B超、心電、生化等醫療設備到村裡為村民體檢。

  在一份檔案裡,65歲貧困戶潘艷芝簽了一份『綏化市北林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協議書』,確定了她的家庭醫生。農村貧困人口享受的健康扶貧政策,從一份份體檢報告單、一頁頁健康檔案中可窺一斑。

  在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人口簽約服務中,北林區重點加強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嚴重精神障礙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由家庭醫生負責提供每年不少於4次以上隨訪服務,進行合理用藥、就醫路徑指導。

  簽約家庭醫生

  71歲的於亞芝患有高血壓。『我家離衛生室近,三五天就去量一次,有時候醫生上門給量。』西長發鎮正黃一村衛生室村醫董躍華說,今年春天,於亞芝老伴楊國義在免費體檢時檢查出疑似肝佔位。正黃一村常住人口2400多人,村衛生室有兩名村醫、一名護士、一名藥房藥劑師。西長發中心衛生院院長李鳳田介紹,今年衛生院派醫生四次到村裡為村民集中體檢,65歲以上老人及貧困人口體檢人數250餘人,村醫在體檢前一晚幾乎挨家挨戶通知要注意采血空腹,村民對這項服務反響很好。

  綏化市北林區衛生健康局姚曉明介紹,北林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隊伍共為農村貧困人口提供健康教育、預防接種、慢性病健康管理等18類66項公共衛生服務。全區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健康檔案實行單獨建檔、單獨存放、單獨管理。為轄區貧困人口進行免費體檢,截至目前已體檢8108人。

  北林區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3個鄉鎮衛生院、224個村衛生室,全部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由區、鄉、村醫務人員與服務對象實行團隊簽約,實行3+X的模式,建立家庭醫生團隊113個475人,團隊成員由醫生、護士、公共衛生等人員組成,把貧困人口納入重點簽約服務人群,優先簽約,優先建檔。2017年,全區建檔立卡的農村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現全覆蓋,目前共簽約服務11402人。

  先診療後付費

  村衛生室和鄉鎮衛生院的首診醫生,是村民的『健康守門人』。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對於保障農村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實現到2020年讓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姚曉明介紹,按照《綏化市健康扶貧管理辦法》要求,制定健康扶貧貧困人口政策,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979人全部參合,並由政府給予100%的參合資金補助。醫保部門按照市健康扶貧管理辦法較一般人口提高了5%的報銷比例,並執行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政策。今年,北林區救治大病患者367人、624人次,其中9種重特大疾病53人,救治53人,救治率100%。

  『先診療後付費』服務、『一站式』即時結算,這是貧困人群享受的醫療服務內容。姚曉明說,2017年,北林區制定了《北林區農村貧困住院患者區域內先診療後付費結算機制工作實施細則》,目前,綏化市級1家醫院、區級2家醫療機構和23家鄉鎮衛生院全部實行了貧困住院患者『先診療、後付費』政策。截至目前,791名貧困人口住院享受到這一政策,預墊付資金近200萬元。今年共救治25種大病病人49人,並實行了『一站式』結算。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