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日訊 11月30日11時許,鶴城飄下了雪花,雖然氣象和相關部門提前做了降雪通知,但由於降雪時間較長、雪量大,給清掃工作帶來了不小壓力。8時許:
在鐵鋒區環衛處會議室內,所有負責駕駛清雪機械車輛的司機集結完畢,車隊長劉廣正根據降雪通知進行戰前布置,要求所有司機利用下雪前的這段時間,對所有車輛進行檢查,有問題的及時修理,並保證油箱充盈,接到命令可以立即投入清雪工作。
10時30分—12時:
在發現降雪逐漸加大的情況下,北三區環衛部門合理調配道路上的近2000名環衛工人,由機動車道轉向人行道,並且各班組統一集結,在新明大街、文化大街、中華路、火車站等區域進行雪下即清的人行道清掃任務。
13時—17時:
隨著降雪量的逐漸加大,龍沙環衛的1000名環衛工人再次接到調令,放棄步行系統的清掃,轉為部分對公交站點的積雪進行清掃,部分對上下橋及易結冰路段進行合理的環保型融雪劑撒布,防止因車輛行駛碾壓過實,難以清理。同時,對於放棄的步行系統,龍沙環衛將小型雪刷開上文化大街的人行道,進行機械化清雪,鐵鋒區也在此時間段將小型雪鏟開到南浦路,進行前期的機械清雪。
18時—20時:
忙碌了一天的環衛工人陸續下班,城市的天空依舊飄著雪花。近10個小時的降雪,致使街路上積了厚厚的雪,車輛和行人的行駛速度明顯減慢。此時,卜奎大街建華片區已經出動了大型機械,進行應急性清雪,將路面積雪打薄,最大程度降低雪天路滑帶來的安全隱患。
20時—24時:
全市北三區大型機械全部上路,按照型號,分門別類,組成若乾小組,對街路上的積雪進行並排作業。在龍沙區飛鶴路、建華區卜奎大街、中華路、鐵鋒區站前大街等處,記者均看到四至五輛機械清掃車呈一條斜線,保證駛過的路面上再無積雪,路見本色,所有積雪均清理到路邊石以下,在其後面跟著的其他社會車輛均減速慢行。據介紹,20時降雪已經停止,環衛部門利用兩個小時的時間,對主次乾道清掃一遍;22時後,在道路上車輛減少時再進行一次清掃,至12月1日0時由清掃向清運轉變。
12月1日0時—7時:
根據面積的不同,各區清掃完成的時限也有所不同,但都轉為了清運模式,鏟車和各類翻斗車以及人工配合,將由雪刷、雪鏟攢堆的積雪進行清運。早4時,休息過後的環衛工人重新上路,進行細部處理,將清雪成果進行鞏固和完善。
8時—10時:
商家逐漸開門,各機關事業單位也在召集人手,對各自門前雪進行清掃,同時志願者也主動參與到清雪工作中,重點對於三不管以及老舊散棄管小區門前道路進行清掃。
經過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全市道路已經路見本色,僅有少量攢堆的積雪等待清運。到12月1日14時,記者發現多數主次乾道的清運工作也已完成,許多環衛工人正在對上午各商家及企事業單位清理攢堆的積雪進行加急清運,保證在規定的時限內保質保量完成此次清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