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化的綏芬河火車站。記者杜懷宇攝
黑龍江日報12月3日訊 一夜飛雪,『百年口岸』綏芬河銀裝素裹。與冰封的大地形成反差,小城街道、商鋪內隨處可見的俄羅斯人,互市貿易大廳排成『長龍』的邊民,繁忙運送木材、面粉、海鮮的鐵路、公路口岸……無不展示著『百年口岸』的生機與活力。
依邊而生,因邊而興,『百年口岸』綏芬河再迎新機遇。8月30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授牌,9月29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正式揭牌。從最初的激動與興奮,綏芬河人逐漸走向更深層次的思考與謀劃:『緊緊圍繞國家賦予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的戰略定位,抓住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制度創新這個核心關鍵,積極探索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路徑』,綏芬河市委書記王興柱如是說。
建設商品進出口儲運加工集散中心、國際陸海通道的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中俄戰略合作及東北亞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百年口岸』創新路上再出發。
投資自由化——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寬敞明亮的大廳裡,人來人往,諮詢業務的、辦理證照的、填寫表格的……忙碌而有序。在進境木材服務區,綏芬河三峽木業業務員張偉欣遞交了申請表格,僅15分鍾後,就辦理完一批進境木材的運輸證和檢疫證。這是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政務服務中心的日常工作場景。
9月29日,伴隨綏芬河片區揭牌,3000多平方米的政務服務中心同期開張。商事登記服務區、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區、進境木材服務區、辦稅服務區、行業許可綜合服務區,共設服務窗口41個,可辦理政務服務事項576項。市場監管、海關、稅務、交通、城管等部門工作人員實名服務,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
政務服務中心僅僅是綏芬河片區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窗口。『一網通辦』『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商事登記改革、『四零』承諾服務……綏芬河自貿試驗片區在積極行動。
學習交流、走訪調研、梳理成功案例、復制推廣經驗、研究創新政策,編制實施方案……綏芬河自貿試驗片區建設緊鑼密鼓。
『在梳理出的全國107項可復制推廣改革試點經驗中,目前為止,綏芬河自貿試驗片區已復制推廣58項,這些經驗可以說是優化營商環境,提昇服務水平的集中體現。圍繞投資自由化,我們還將加快「負面清單、一窗受理、並聯審批、綜合服務」等投資體制改革。』綏芬河市委副書記王鐳介紹。
對標國際標准,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受益最大的是企業。
綏芬河國林木業城總經理助理黃大偉頗為期待:『木業是綏芬河片區重點產業之一,這恰恰契合了我們企業投資綏芬河的發展定位,因此我們急盼可復制經驗、先行先試政策的落地。』
貿易便利化——按下『快進鍵』再探新路
11月25日,首批哈薩克斯坦糖果以邊民互市貿易方式進入綏芬河口岸,這也是國家新的邊貿政策發布後,綏芬河口岸的首單互市貿易新增進口國商品。至此,綏芬河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原產地從俄羅斯擴展到韓國、蒙古、哈薩克斯坦等15國。
依托互市貿易區、邊境經濟合作區、綜合保稅區等功能載體,綏芬河片區發揮政策疊加效應,以制度創新為引領,在貿易便利化上再探新路。
雖然已經天寒地凍,但保達農牧產品加工有限公司回運俄糧的運輸線卻是一片火熱。作為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內企業,保達公司已經初嘗自貿試驗區政策紅利。經理王世林算了一筆賬:以每年進口2萬噸大豆為例,過去倉儲費用每年就將近70萬元。如今在『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制度復制推廣後,企業可直接制卡入區,分類監管,高效利用了區內倉儲資源,將大大減輕企業運營成本;以前企業在辦理『保稅加工賬冊』備案時,程序繁瑣,耗時7-15天。在『四自一簡』創新制度推廣後,海關在監管環節中做到最大程度的簡政放權,企業可以在通關環節中自主備案、自定核銷周期、自主核報、自主補繳稅款。其中自主備案秒通過,簡化備案流程,貨物通關效率提昇20%,每年節約成本近5萬元……
在綏芬河,自貿試驗區復制推廣政策的改革紅利正在釋放。『前所未有的貿易便利化』,成為企業的新期待。
拓寬貿易品種和口岸功能,爭取中藥材、種苗、肉類等進口資質;探索食品、農產品、木材等檢驗檢疫和追溯標准國際互認機制;創新監管模式,探索對清單內貨物進入綜合保稅區免除風險評估管理……在貿易便利化方面,綏芬河自貿試驗片區將再探新路。
金融國際化——敢闖敢試先行一步
10月16日,在綏芬河富民互市貿易區經營食品的俄羅斯人沃羅比耶娃,來到龍江銀行綏芬河支行,給自己在俄羅斯的供貨方匯入了一筆金額為12.7萬元人民幣的貨款。第二天上午,俄羅斯銀行一營業,俄方收款人就收到了匯款資金。這是我省首筆俄籍自然人跨境人民幣對外付匯業務。
10月21日,龍江銀行綏芬河支行又辦理了首筆由俄籍自然人委托中方代理人代其辦理的金額為90.5萬元人民幣的跨境人民幣對外付匯業務,解決了俄籍自然人不在中國境內的付匯難題。
金融創新,是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前沿。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綏芬河在金融國際化方面先行一步。
9月29日,中國工商銀行自貿試驗區片區支行正式成立,掛牌當日即為企業辦理了自貿區國際信用證業務66萬美元、經營快貸139萬元、人民幣利率互換20萬元、國內信用證福費廷業務295萬元,均為黑龍江自貿試驗區首單業務;哈爾濱銀行更名為自貿試驗區專屬支行;中行、建行等金融機構制定和出臺了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服務方案……
『未來,在金融國際化方面,我們還將積極探索盧布使用、管理和跨境調運以及人民幣結算等方面創新舉措,在融智、融創、融合、融資等方面為自貿片區建設提供金融服務。』中國銀行綏芬河分行行長陳恆說。
深耕『試驗田』,創新不停步。擁抱自貿試驗區,『百年口岸』正在開創一片『闖』和『試』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