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1日訊(張樹永 記者 付巍) 31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專場推介會在東莞市成功舉辦。在本次推介會上,兩地政府領導和企業家共謀發展大計,為兩地深化合作開啟新的裡程碑。
牡丹江市與東莞市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建立了密切友好的合作關系,兩地雖然相距萬裡,但在區位優勢、產業特點等方面擁有諸多互補之處,合作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已成功實現多次互訪對接,合作關系更加緊密、成果日益豐碩。特別是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的獲批,既為雙方深化合作搭建了全新的平臺,也為雙方互利共贏、攜手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2019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牡丹江市綏芬河作為自貿片區之一,致力於發展木材、糧食、清潔能源等進口加工業和商貿金融、現代物流等服務業,致力於建設商品進出口儲運加工集散中心和面向國際陸海通道的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打造中俄戰略合作及東北亞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作為當前我國開放化程度、國際化程度、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功能區,建設自貿區既有利於充分發揮綏芬河制度創新優勢,也有利於釋放牡丹江的大後方支橕作用,更有利於東莞市產業轉移、轉型昇級,莞牡合作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綏芬河自貿片區地處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地帶,既是我國東北地區參與國際分工的橋梁紐帶,也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和俄羅斯遠東大開發戰略對接的重要節點,被譽為連接東北亞和走向亞太地區的『黃金通道』,是黑龍江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的戰略重點。
綏芬河片區具有獨特的地緣優勢、突出的口岸優勢、便捷的通道優勢、廣闊的平臺優勢、雄厚的產業優勢、齊備的政策優勢、豐富的人文優勢等。對俄貿易進出口商品達到171大類、1400多個品種,近10年累計對外貿易額達到580億美元、對俄貿易額達到294億美元,位居全國沿邊口岸首位。
今年9月29日,綏芬河自貿片區正式掛牌啟動建設,中俄木材加工交易中心項目開工奠基,總投資40億元的13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中心投入使用,首家外商獨資公司取得營業執照,國內外客商紛至踏來。
目前,綏芬河片區將進一步釋放『百年口岸』的區位優勢,充分發揮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前沿城市的窗口、橋梁和紐帶作用,將重點發展跨境物流產業、木材加工產業、綠色食品產業、互貿加工產業、能源化工產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