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企業搶抓機遇掘金!區塊鏈『鏈』接巨量商機
2019-12-13 15:22:47 來源:大慶網  作者:戴小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13日訊 從2015年開始,『區塊鏈』一詞就開始在網絡上頻繁出現。而不久前,『區塊鏈』又被公開點名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最高層的前瞻判斷,讓『區塊鏈』走進大眾視野,成為金融資本、實體經濟和社會輿論共同關注的焦點。

  到底什麼是區塊鏈?它離我們的生活有多遠?它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影響?我們又該怎樣挖掘它所帶來的商機?就此,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最近,區塊鏈技術又開始被人們廣泛提起,有人宣稱區塊鏈能夠創造未來,但是區塊鏈技術到底是什麼?

  『從專業、學術的角度來解釋,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區塊鏈中的數據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東北石油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教授文必龍如是解釋。

  看著記者一頭霧水的樣子,文必龍又舉例說明。

  現在很多人都習慣網購。比如我們在淘寶購物的時候,由於買賣雙方都不知道對方信用,所以需要引入第三方平臺——支付寶。支付寶作為有公信力的平臺,買家先把錢給到支付寶,賣家發貨後買家收到,通知支付寶,支付寶再放款給賣家,這樣交易就不用擔心信用問題了。

  這種交易模式,就是一種中心化交易。然而,誰都不能保證各種平臺是絕對安全的,安全要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就要去中心化。

  而去中心化就是沒有中心平臺,例如交易者A、B、C三個人,兩兩進行交易,怎樣纔能實現去中心化呢?

  第一步,我們交易都用數據庫表格記錄,並且清楚記錄每一筆交易。

  第二步,如果A和B之間交易了,A和B都把交易記錄到自己的表格中,並把消息發給C。

  第三步,三人都確認交易記錄沒有問題,這筆交易就記錄到三人同時擁有的數據庫表格中了。

  結果就是A和B交易完成後,ABC三人手中的表格記錄都一致。

  這樣去中心化的交易就實現了。

  如果萬一有人想篡改數據,能夠做到嗎?答案顯然是不行的。如果A想改動,那麼與B、C手中的表格就對不上了,所以是不可能實現的。

  所以這份數據庫表格,是各方都認可的。這樣一來,這個分布式數據庫表格賬本就實現了去中心化,誰也沒有能力改動裡面的數據。這樣的一份數據庫表格賬本,就可以被叫做區塊鏈。

  『區塊鏈是什麼?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先別管區塊鏈是什麼。很多人搞不懂區塊鏈就是因為上來就死摳概念,我們先不要糾結區塊鏈的技術原理,可以先了解一下區塊鏈是用來乾什麼的。區塊鏈是用來共同記錄公共數據的,或者更狹義地說,是用來記賬的。』大慶市大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寇明喜表示。

  作為黑龍江為數不多的擁有工信部『雲計算』牌照的高科技企業,大雲科技一直致力於探索科技新領域。寇明喜更是從2008年,『區塊鏈』這個名詞誕生時就開始關注了。

  『有人一定會說,記賬用電腦自己記就可以啊,為什麼要區塊鏈記呢?因為你自己記的賬別人不相信。比如,你在你的電腦裡記錄張三欠你1萬元錢,張三卻不承認,那怎麼辦?以前雙方會找一個公證人,兩個人的賬都記在公證人手裡,出現糾紛以公證人的賬本為准。而區塊鏈會這麼解決:你在自己的電腦裡記賬的時候,張三也在自己電腦裡記下同樣的數據,記好之後,雙方互相檢查一下,都認可了,就完成了記賬。中間不需要第三方或者所謂的「權威機構」、「認證機構」的參與。大家共同記賬的方式,也被稱為「分布式」或「去中心化」,因為人人都記賬,且賬本的准確性由程式算法決定,而非某個權威機構。區塊鏈是一個共同記賬的賬本。』寇明喜說。

  不難看出,區塊鏈基於數學原理解決了交易過程中所有權確認的問題,保障系統對價值交換活動的記錄、傳輸、存儲結果都是可信的。區塊鏈記錄的信息一旦生成將永久記錄,無法篡改,除非能擁有全網絡總算力的51%以上纔有可能修改最新生成的一個區塊的記錄。

  從七方面改變我們的生活

  如果說互聯網改變的是人類的信息傳播方式,區塊鏈改變的將是人類的價值傳遞方式。

  市場營銷專家趙景風告訴記者,很多人說起區塊鏈都會提到『記賬』。理論上說,我們可以把任何信息都記錄在區塊鏈上面。以剛剛結束的『雙11』為例,2019年『雙11』成交額破100億僅用了1分36秒,全天交易額2684億。雖然電商發展突飛猛進,但信任危機同樣嚴重。

  就拿假貨問題來說,區塊鏈技術可用於廠商源頭進行直接溯源,通過正版廠家對產品信息上傳到區塊鏈網絡中的方式,讓假貨無處遁形。如:商家在發貨前必須把產品唯一的溯源信息輸入到區塊網絡中進行驗證,只有正品纔能夠成功發貨。買家收到貨後同樣可以拿著產品的溯源碼到網絡中進行驗證。由於區塊鏈信息具有無法被篡改的特性,所以我們無需找第三方機構進行驗證,可以一秒區分真假。

  區塊鏈到底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呢?『最少可以帶來七個方面的改變』,大慶經濟學會副會長范海波表示。

  一、可以隨時查閱的『數字身份』:原來我們的出生證、房產證、婚姻證等等,需要一個中心節點,大家纔能承認。一旦跨國,合同和證書可能就失效了,因為缺少全球性的中心節點。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的特性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一情況,我們的出生證、房產證、婚姻證都可以在區塊鏈上公證,變成全球都信任的東西。

  二、讓數據也不用跑路。『最多跑一次』改革讓群眾少跑路,數據多跑路,從技術上講,要實現最多跑一次,數據就要集中管理。用區塊鏈技術,可以讓數據留在各個部門,只需通過智能合約同步到相應節點。這樣不僅群眾少跑路,數據也可以少跑路,政務服務更加便捷。

  三、降低企業人力成本。2018年8月,深圳市稅務管理局開出了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截至2019年10月31日,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的開票量已經突破1000萬張。區塊鏈電子發票不僅可以防止偷稅漏稅,而且按需使用,企業不用定期往返稅務部門領購發票,降低了企業辦稅人員的工作負擔和人力投入。

  四、智慧醫療。簡單說就是利用區塊鏈建立有時間戳的通用記錄存儲庫,進而達到不同數據庫都可提取數據信息的目的。

  五、更便捷的交易。區塊鏈可以讓支付和交易變得更高效、更便捷。區塊鏈平臺允許用戶創建在滿足某些條件時變為活動的智能合約,這意味著當交易雙方同意滿足其條件時,可以釋放自動付款。

  六、產品溯源。假如你買了一個苹果,在區塊鏈技術下,你可以知道從果農的生產到流通環節的全過程。在這其中,有政府的監管信息、有專業的檢測數據、有企業的質量檢驗數據等等。智慧的供應鏈將使我們日常吃到的食物、用到的商品更加安全,讓我們更加放心。

  七、產權保護。藝術創作者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區塊鏈上,有人使用了他的作品,他就能立刻知道。相應的版稅也會自動支付給創作者。區塊鏈技術既保護了版權,也有助於創作者更好更直接地向消費者售賣自己的作品,而不再需要發行公司的協助。

  如何掘金區塊鏈

  有人說,現在做區塊鏈,就是『1996年的馬雲』。

  那麼,蟄伏了一年多的區塊鏈行業能帶來哪些商機?我們大慶企業應該如何搶抓這些機遇?

  文必成告訴記者,區塊鏈帶來的商機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支橕區塊鏈應用的基礎環境。雖然區塊鏈的本質是去中心化,但不是要絕對地去中心化。例如:普通老百姓很難自己進行數據存儲。但社區、單位、商店、公司等可以建立終端服務。在一個區域內,可以建立公信的數據中心,公信的數據就不用放在鏈上了,讓數據少跑路。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本身就是商機。

  另一方面是各種區塊鏈的應用。這方面的商機到處都是,如油田數據交換、納稅、發票、報銷、農產品溯源、醫療報銷、學生/企業助貸、扶貧等。

  文必成建議市民也要學習了解區塊鏈,這樣纔可以用它來驗證商品的真假,纔可以放心地選擇鏈上的商品和服務。

  『目前,區塊鏈認知度不高,但卻蘊藏巨大商機。隨著區塊鏈的崛起,提供相關培訓、諮詢、技術支持等服務的企業將大有市場。隨著巨頭的相繼進場和與實體產業的持續滲透,通過培訓,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區塊鏈,成為新增的市場需求。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諮詢並尋求區塊鏈技術方案,幫助他們把區塊鏈滲透到行業內,推動實體產業降耗增效和轉型昇級,成為鏈圈的商機之一。』趙景風認為。

  范海波給出四點掘金建議。

  區塊鏈+金融:從最早的數字貨幣,到如今的供應鏈金融、數字金融資產服務等領域,金融行業一直是區塊鏈最主要的實踐陣地。金融企業可以通過『區塊鏈+供應鏈』試點創新項目,以區塊鏈技術構建開放合作的新型供應鏈生態圈。

  區塊鏈+教育:把學習變為數字資產。教育形式的發展對教學過程的記錄、教學效果的評估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課外教育培訓方面,教育機構普遍缺乏一個精確、統一的記錄。區塊鏈技術分布式記賬、不可篡改的特點,使區塊鏈用於教學的記錄有著天然的優勢。它可以用於學時學分的記錄,也可以用於教學過程、所獲證書的記錄。一條鏈由幾百上千個節點構成,每個人的教學數據儲存在鏈上節點,所有人同步記賬,區塊鏈技術保證了它的公正性、不可篡改性。

  區塊鏈+制造:區塊鏈具有防偽造、防篡改、可追溯的技術特性,有利於解決制造業中的設備管理、數據共享、多方信任協作、安全保障等問題,對於提昇工業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提昇供應鏈協同水平和效率,以及促進管理創新和業務創新具有重要作用。以沃爾沃汽車為例,制造一輛汽車需要成百上千個零部件,而區塊鏈技術可以幫助制造商迅速而又准確地了解這些零部件背後的信息。

  區塊鏈+電商:電商企業通過開放區塊鏈服務平臺,可以幫助企業部署商品防偽追溯。就在今年的『雙11』,螞蟻金服副總裁蔣國飛宣布,區塊鏈已全面參加今年天貓『雙11』,在正品溯源、原創『賣家秀』保護、服務小商戶貸款、全球貿易等領域發揮作用,為商家和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

  寇明喜則表示,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發展需要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基礎設施支橕。同時,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也將催生出更多的新業態、新模式,加快促進區塊鏈應用落地。

  區塊鏈未來已來,你准備好了嗎?

  大慶日報記者戴小民制圖李娜

  鏈接

  區塊鏈不是『取款鏈』

  一提到區塊鏈,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比特幣,因為區塊鏈與比特幣相伴而生。所以重提區塊鏈後,比特幣等各種虛擬幣應聲大漲,創下新高。

  『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相伴而生,但區塊鏈技術創新不等於炒作虛擬貨幣,區塊鏈不等於比特幣!二者從本質上講是兩種不同領域的概念。數字幣僅僅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應用領域而已。』東北石油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教授文必龍表示。

  伴隨著區塊鏈的熱潮,社會上也出現了種種亂象。從金融詐騙到非法集資,再到非法傳銷,打著『區塊鏈』旗號從事違法活動的各種騙局開始頻頻出現,區塊鏈成了『區塊騙』。

  如果有人告訴你,走步可以鍛煉身體,相信很多人會表示贊同;但是,如果有人告訴你,走步可以有穩定的月收入,你會信嗎?遺憾的是,很多人竟然相信了!

  今年7月份,一款一邊走路一邊賺錢的『軟件』開始風靡大慶。

  52歲的蔡女士平時很愛運動。有一天在黎明湖燈崗,幾個人向她推薦一款走路賺錢的軟件,說只要下載一款走路賺錢APP,用戶只要每天走夠四千步,每月至少能賺200元,上不封頂。而通過分享的方式推廣趣步,投資者還可以獲得『糖果』,這些虛擬的『糖果』可以兌換成錢或者優惠券。

  反正自己平時也走路,操作的步驟又不復雜,蔡女士就下載了這款邊走路邊賺錢的APP。等軟件下載成功後,蔡女士纔發現一切並沒有那麼簡單,還需要一系列復雜的操作,包括拉人頭入伙,分享,在交易平臺上購買虛擬貨幣等方式纔能獲得更多的虛擬貨幣,纔能達到獲利的目的。

  其實,這種打著『區塊鏈+運動大數據』的概念,通過『玩概念』鼓吹高分紅的,都是騙術,實質都是非法集資。就在今年的9月,趣步公司涉嫌網絡傳銷、非法集資及金融詐騙被立案調查。『區塊鏈只是一種技術手段,不是「取款鏈」,區塊鏈本身並不創造價值。』大慶市大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寇明喜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