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120萬噸首次實現達產
大慶石化進入百萬噸大乙烯時代
黑龍江日報12月25日訊 23日,大慶石化乙烯日產量達到3500噸以上。據了解,從年初至12月7日,大慶石化乙烯年產量達到120萬噸,這是大乙烯裝置建成以來首次實現達產。標志著大慶石化全面進入百萬噸大乙烯時代。
乙烯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主要標志,可帶動塑料加工、石油樹脂、醫藥制劑等十餘條下游產品鏈,是所有煉化產業中對下游拉動效應最高的產業。
2012年10月,大慶石化1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順利投產,宣告我國首個國產化大型乙烯成套技術工業化獲得成功。『大乙烯』投產後,大慶石化不斷更新經營管理觀念、全面提昇隊伍素質、大膽進行管理創新和前沿技術應用,在行業競爭中一直保持相對優勢,乙烯收率、雙烯收率和乙烯能耗等關鍵經濟技術指標多年來穩居中國石油企業前列,乙烯產量連續5年突破百萬噸關口。
今年以來,在化工市場毛利空間持續收窄、創效任務艱巨的背景下,大慶石化充分發揮煉化一體化優勢,按最佳效益路線組織生產,同時強化生產受控和精細管理,3套乙烯裝置保持大負荷穩定運行,主要業績指標持續向好。10月11日9時,大慶石化乙烯產量突破100萬噸,將2017年316天『破百』的紀錄刷新至284天,生產周期達到歷史最短,實現了大乙烯裝置滿負荷運行。
為有效應對冬季生產困難期和年末創效關鍵期,大慶石化把裝置安、穩、長、滿、優運行作為提高企業效益、增強競爭力的有利法寶,全員樹立安全『紅線意識』,精心操作、嚴格監管,強化安全基礎管理,不斷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嚴肅勞動紀律和工藝紀律,破解『卡脖』難題,不斷夯實安全環保根基,確保裝置高效運行,實現優質穩產。
裝置長周期運行,是提高企業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釋放大乙烯生產能力的保障。大慶石化公司化工一廠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瞄准優化生產、降本增效,從核心設備入手,持續加強關鍵設備專項特護,做好生產組織、運行管理、設備維護等各環節工作,為安全平穩生產提供堅實保障。此前,1號裂解爐受稀釋蒸汽流量限制,原料負荷低,結焦速度快,無法保證長周期運行。為此,乙烯車間成立項目攻關小組,對四組稀釋蒸汽調節閥進行擴孔改造,裂解爐負荷由原來最高12.5噸/小時提至13.4噸/小時,特護組隨時可根據各項指標變化適當調節稀釋比,精准控制爐管結焦速度,保證了1號裂解爐長周期運行。
塑料廠高壓(一)裝置至今建成投產已有33年,設備老化嚴重,制約裝置長周期生產的瓶頸因素較多。為促進老裝置煥發新活力,高壓聯合車間整理了歷年裝置長周期運轉大事件,科學合理地挖掘和運用過往的數據,量化形成裝置長周期工作重點;針對制約裝置長周期運行的問題,生產科室及高壓聯合車間聯合三修車間進行攻關,深挖問題根源,從技術、管理、溝通交流、指令執行等各方面研究解決措施,先後解決了反應超溫分解、氧壓機C-316故障率較高、冷三閥門振動大及差動線圈易損壞等59項技術難題,為裝置長周期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化工二廠強化嚴細管理和生產受控,積極實施挖潛增效方案和生產優化措施,加大各項指標考核力度,各裝置均實現長周期運行。截至12月10日,化工二廠共計生產丁辛醇16.95萬噸、丙烯?8.0萬噸、丙酮氰醇2.8萬噸、硫酸銨1.0萬噸,所有產品均提前完成年度生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