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鶴專屬牧場鮮奶裝車。記者姚建平攝
黑龍江日報1月3日訊 進入『臘月』,寒氣逼人。但在克東牧原公司裡,到處呈現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公司經理張帥介紹說:『2019年公司生產、建設十分順利,4個養殖場已全部建成投產。』2017年10月成立的克東牧原公司,在克東縣委縣政府全力支持下,建設百萬頭生豬養殖項目。依托牧原的強勁拉動,全縣生豬產業不斷壯大,產業鏈條延伸取得新突破,使全縣以『兩牛一豬』為重點的現代畜牧業又向前邁出堅實一步。
克東縣委書記李柏春告訴記者,2019年全縣圍繞齊齊哈爾市『十二大重點產業』和倍增計劃,緊抓『現代畜牧業、大豆、蘇打水』三大主導產業不放松,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項目建設為牽動,以良好營商環境為保障,全力做好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大文章,促進主導產業轉型昇級,推動了縣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與克東牧原一樣,克東縣龍頭企業飛鶴乳業2019年也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走進寬敞明亮的5萬噸智能乳粉生產車間,優質配方奶粉從現代化流水線生產出來。據介紹,飛鶴5萬噸智能乳粉生產項目2017年12月正式投產,2019年10月完成設備昇級後,產品生產量從原來每分鍾60聽提昇到120聽,實現了產能翻倍。
作為飛鶴騰飛的搖籃,2001年企業落戶以來,克東縣始終堅持把乳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從項目資金、工業用地、服務保障等方面,全力支持飛鶴乳業不斷發展壯大。18年來,飛鶴乳業與克東合作頻出碩果,先後建設了年產5萬噸配方乳粉項目、年產3000噸米粉項目和年產4萬噸高端嬰幼兒乳粉項目。同時,配建衍生了原生態牧業、頂鶴農業、格瑞恩飼料、瑞信達物流、福瑞達印務、騰飛有機肥、瑞源天然氣等多個關聯項目,形成了閉合式全產業鏈發展模式。2019年,騰飛3000噸米粉和飛鶴液態奶加工項目實現達產達效,完成了4萬噸嬰幼兒乳粉項目主體工程。
通過產業項目落地集群式發展,克東縣已形成一個全新的產業鏈條,全縣圍繞『現代畜牧業、大豆、天然蘇打水』三大主導產業,全面抒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大文章。
在現代畜牧業發展上,飼料種植依托博瑞飼料有限公司帶動,集統種、統收、統貯、加工為一體,全縣種植青貯10.4萬畝,全面加強源頭安全把控。乳品加工方面,飛鶴乳業以『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奶粉』的定位贏得世界認可,在當地直接安置就業3000餘人,間接拉動就業6000多人。『兩牛一豬』飼養方面,全縣已建成萬頭奶牛牧場3座、奶牛存欄3.6萬頭,鮮奶產量達到16萬噸。通過完善現有牧場和扶持『奶改肉』等措施,積極發展肉牛產業,全縣組建肉牛養殖合作社30個,肉牛飼養量達到3萬頭,為今後加快擴繁奠定良好基礎。生豬產業不斷壯大,河南牧原百萬頭生豬項目簽約落地,項目體量、投資規模和帶動能力均創全縣招商引資之最。2019年,又與牧原集團新簽訂生豬養殖和屠宰加工項目,入欄可繁母豬1.2萬頭,新簽訂生豬養殖和屠宰加工項目,生豬產業鏈條延伸取得新突破,生豬產業實現從『空白』到『強縣』的跨越。
克東縣還積極扶持『老字號』克東腐乳改造昇級擴大產能,企業產銷兩旺,穩中有昇;引導『新字號』禹王大豆開發新產品,使禹王大豆蛋白食品有限公司渡過行業緊縮期,市場實現反彈。全縣大豆基本實現就地轉化,解決了『原字號』問題。依托『中國蘇打水之鄉』獨有的優勢資源,克東縣成功引進北京駿豪、匯源集團等一批戰略投資者,把地下寶藏變成富縣裕民的源頭活水。目前,全縣天然蘇打水企業已達9家,年設計生產能力130萬噸,實現集群化發展。成功探索出一條以蘇打水為基液,研究開發美容水、護膚品、保健品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的高端水發展新路。
2019年克東縣在建項目共18個,總投資達到39億元,簽約落地及明年開工項目10個,計劃合同投資30.25億元。2019年前11個月,全縣規上企業上繳稅金97197萬元,同比增長9%。產業集群日益鞏固壯大,成為縣域經濟的強有力發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