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黨組書記、局長時林
【核心提示】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市場經濟是『候鳥經濟』,哪裡的營商環境優,服務質量好,辦事效率高,投資成本低,企業就到哪裡發展,資金就往哪裡聚集。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競爭力,更是創造力、驅動力。2019年,我省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已然形成『投資必過山海關』、『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不斷改善的營商環境正為龍江振興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話題聚焦】
過去的一年,按照中央、省市關於營商環境的重要安排部署,牡丹江市全力以赴推動營商環境領域各項改革,推動了牡丹江市營商環境取得了明顯進步。涉企服務、政務服務效能、營商環境改善等方面都上了新臺階,特別是涉企服務方面,緊盯發展中心大局,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全面落實建設項目並聯審批和容缺審批、探索涉企服務『個性化』模式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2020年,牡丹江市在推進『放管服』改革方面都有哪些新舉措,『互聯網+政務服務』又將實現哪些新目標?
【局長回應】
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黨組書記、局長時林:
2019年,牡丹江市緊盯發展中心大局,全力推進涉企服務。推行企業登記『一表制』,細化『一次性告知單』,實行『多證合一』、『一照一碼』,實現網上全程電子化領取營業執照,新注冊企業審批時限始終保持在30分鍾,簡易注銷公示期縮短至20天,行業行政許可審批縮短至2個工作日。全面落實建設項目並聯審批和容缺審批。在全省率先制定了《關於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建設項目審批流程方案》,在項目選址、供地、環評、安評、立項等各個環節實行全程領辦、集中會辦,開展『一圖制』會審共30次;研究制定『承諾即開工』『辦照即營業』的實施意見,在建審領域探索『承諾制』試點改革,調整『省百大項目』工程報建及招標工作流程,准予『容缺審批』,全市重點產業項目審批時限縮短至30天。探索涉企服務『個性化』模式。圍繞省市『百大項目庫』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落實市級領導、『首席代辦官』、『項目服務員』包保推進機制,實施產業項目冬春季停工期聯審會辦和建設審批『綠色通道』,印發了《關於開展產業項目冬春季聯合會辦的通知》,成立重點項目跟蹤服務組,先後為恆豐紙業5萬噸食品包裝紙項目等40餘個項目召開會辦會,其中,恆豐5萬噸食品包裝紙項目是全省百大項目中唯一一個實現當年謀劃、當年審批、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當年銷售的項目,被譽為『牡丹江速度』。
2020年,牡丹江市將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先行先試大膽創新。對梳理出的676項行政權力事項流程再優化,在辦理要件、環節、時限原減20%基礎上再精簡再壓縮;繼續梳理公布『辦事不求人』『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推動高頻事項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大力推進『一件事』改革,通過借鑒和復制外省『一件事』經驗,結合本地實際業務情況,選擇重點領域高頻事項,梳理公布『一件事』清單,拓展『一件事』辦理廣度深度;按照『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要求,推進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推進政務服務集中辦理,把建設『大綜窗』與『小綜窗』結合起來,實施『受辦分離』模式,確保政務服務事項70%以上實現『一窗』分類受理,提供『一站式』服務,尤其要推進不動產登記、交易和繳稅『一窗受理、並行辦理』服務,並深入推進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同時,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讓數據代替群眾跑腿。進一步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的『一網通辦』,實現網上可辦率不低於90%。提昇無紙全程電子化登記率,2020年全年無紙全程電子化登記要達到全部登記數量的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