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3日訊(記者葛金鑫)『大家加把勁,爭取提前完成這批布袋,我們領完薪金,高高興興過大年。』高立秋一邊忙著手裡的活兒一邊對大家說。這次,她又組織貧困戶完成了省地礦局工作隊的一批布袋加工訂單,可以按時發貨了。


高立秋, 53歲,離異後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靠著家裡的7畝地租賃和外出打工,生活也過的不錯。2013年,高立秋突發心髒病,治病讓她花去了家裡所有積蓄,還欠下很多外債,這讓她對生活失去了信心,2014年建檔立卡,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她被識別為貧困庫。
2017年6月,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駐村工作隊入駐克東縣永久村,經過多次入戶走訪和調查發現,貧困戶中大多老幼病殘,無法從事較重體力工作,但大多數婦女都有縫補等針織手藝,且技法成熟、細膩。省地礦局的工作人員在勘探中正好需要一種布袋,當時一直都是對外采購,結合當地貧困戶的特點,決定試著讓高立秋先做一批試一試,高立秋告訴記者;『當時也只是報著試試的態度,感覺這個應該掙不了多少錢。』當時因為技術不嫻熟和設施老舊,高立秋每天也只能做五十個左右,但隨著技術嫻熟,數量逐漸增加,讓高立秋看到了希望。
高立秋告訴記者,開始的時候就她自己在家裡用老式的縫紉機,一點點縫制,機器總卡線,一天也做不了多少,後來技術嫻熟,在省地礦局的資助下,購買了全自動縫紉機,大大加快縫制效率,目前自己一天能縫制近千個。後來訂單也越來越多,她就把村裡同樣是貧困戶的幾個姐妹叫到一起,把技術教給大家一起縫制。
據黑龍江省地礦局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葛江紅介紹,2018年初,高立秋獨立完成了一批訂單後,他把村裡的情況反映給領導,領導們高度重視,最後決定投資成立公司。於2018年3月5日正式成立克東縣龍礦麗久布袋制造有限公司,全村有勞動能力的由高立秋帶隊,進行布袋縫紉拿提成,沒有勞動能力可入股,到年底拿分紅。
從簡陋狹小的家庭作坊搬到寬敞明亮的工作室內,高立秋和貧困戶們樂的合不攏嘴,大家打心眼裡感謝村裡。高立秋和剛來的姐妹們說:『咱不能辜負了鎮領導、工作隊對我們貧困戶的關心,一定好好乾,把日子過好』。
2019年,在高立秋的帶領下,一年完成了省地礦局10萬個樣品袋的生產任務,僅她個人就這一項收入就達到了1.6萬餘萬,加上自己的土地租賃和其他項目收入,19年高立秋的個人收入達到了3.1萬元。在高立秋的帶領下,參與縫制的人員最少的也得到了四五千的個人收入,全村69戶村民,每家都得到了800元的分紅。
看著那一摞摞潔白的布袋,高立秋和大家心裡都美滋滋的,感覺日子也變得充實了,他們都脫下了貧困戶的外衣,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奔著小康之路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