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旭與親人們一起吃餃子。記者張澍攝
黑龍江日報1月17日訊 1月16日,農歷『小年』前一天,『感動中國人物』馬旭和老伴顏學庸回到了家鄉木蘭縣,與親人和鄉親共度春節。我心安處是家鄉,長久縈繞在老人心頭那濃濃的鄉愁,得到了盡情釋放。
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團圓佳節,同樣的幸福莫過於迎接遠方的親人回家。上午11時,木蘭縣的百姓在松花江畔的防洪紀念塔廣場扭起了木蘭特有的花棒秧歌——『爆花鞭兒』。眼見家鄉的大秧歌,馬旭拉著老伴兒顏學庸快步走下車,也輕快地扭進了秧歌隊伍裡。『二老秧歌扭得真地道!』看著兩位老人手握花棒扭得那個帶勁兒,來迎接老人的木蘭市民不禁發出嘖嘖贊嘆。為啥秧歌扭得這麼好?馬旭老人興奮地透露道:『別看老伴兒是重慶人,但我經常教他東北秧歌,扭起秧歌就能想起家鄉,會扭大秧歌纔叫地道的東北人。』
中午稍事休息後,馬旭夫婦再回校園,與孩子載歌載舞慶新春。『馬奶奶,過年好,您辛苦啦!』下午,馬旭和顏學庸來到木蘭縣人民小學,孩子們精心准備了文藝演出,歡迎馬旭老人回家。童聲合唱、少兒拉丁、情景小品,稚嫩的臉龐帶來一個個精彩的表演,讓兩位老人拍紅了手掌笑紅了臉。『知識能改變人生,希望你們趕快長大,當好接班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臨別之際,馬旭老人又把殷殷囑托留給家鄉的孩子。
隨後,馬旭夫婦來到建國鄉建國村李國寶屯。一座普通的民居大門上掛著兩個火紅的大燈籠,在白雪映襯下分外喜氣。院內扯上了一串串彩條,親人們幾天來忙碌著裝點節日氣氛迎接遠道的老人。進屋,凍梨凍柿子擺上桌,大紅福字貼上牆。在馬旭老人的『快樂老家』,親人們提前逛大集、備年貨,把老宅裝扮得年味兒十足,迎接遠方的親人回家。
『奶奶啊,你可算回來了,全家十幾口人激動好幾天了,都盼著您回來,趕緊進屋。』馬旭的侄孫馬春龍早早守在院門口,看到老人趕緊迎上去。親人團聚有說不完的話,可馬旭到家沒聊幾句就乾上了活兒。看到家人在給她包餃子,老人也坐在熱炕頭上伸了手。『豬肉芹菜餡兒的,我就好這口。現在吃喝都不愁,咱百姓的日子真是越過越幸福。』老人一邊包餃子一邊和家裡人聊著家常。
豬蹄、皮凍、粘豆包,一道道農村家常菜擺上了餐桌,不一會熱騰騰的餃子也出了鍋。四代同堂,馬旭、顏學庸和晚輩親人圍坐在一起,吃起了溫馨的團圓飯。
『過完春節就快要春耕了,你們要種好地、打好糧,多給國家作貢獻。』馬旭一邊吃著餃子,一邊囑咐著家人。
時光仿佛就定格在這溫暖時刻,回到兒時的鄉村,坐在老家的熱炕頭上,看著滿屋親人,吃了幾個餃子撂下碗筷,淚水湧出了馬旭的眼眶,她動情地說:『我真捨不得我的這個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