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安全發展在龍江  >  安全哈爾濱
搜 索
為了81名游客的『家』
2020-02-03 11:49:41 來源:哈爾濱市應急管理局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從1月23日開始接收第一批外地游客起,這家特殊的賓館裡,先後有81名外地游客入住。他們靜待14天觀察期結束,確定無異狀後即可返回家中。這裡,一支由哈爾濱市應急管理局牽頭,來自應急、醫務、公安、酒店等單位百餘人組成的突擊隊,正全力確保留置點內的醫療監測、心理疏導、生活保障等工作順利進行。

  除了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外,他們是距離疫情最近的"部隊"。"若有戰,召必回",既為了81位游客,也為了守住這座城市的健康防線。

  冰城版應急守護"樣本"

  疫情發生後,哈爾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應急處置組,由市應急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帶領40名精乾力量成立應急突擊隊,全面負責應急處置有關工作。

  哈爾濱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對疫區滯留游客統一安排在指定賓館隔離觀察。一支由應急、醫務、公安、酒店等百餘人組成的突擊隊,全力確保留置點內的醫療監測、心理疏導、安全保障、生活保障等工作順利進行。

  大年初一,市應急管理局工作群裡發出一條又一條緊急通知。待命的突擊二隊隊員徐野主動請纓,希望馬上赴一線戰斗。然而,他的請戰卻遭到了拒絕。應急處置正是需要充實力量的時候,為什麼徐野的請戰遭到了拒絕?原來,年前徐野的父母先後離世,這個曾經在部隊奮斗24年的真漢子忍受著內心巨大的悲痛與煎熬,選擇了向險而行!

  同樣堅決的還有李慶安,已經回老家過年的他立即返崗,從年三十至今,一直在單位晝夜奮戰。有著23年部隊經歷的他,遇事沈著冷靜,果斷勇敢,協調能力突出。在處置東京至哈爾濱航班應急任務時,骨折還未痊愈的他,跛著腳奔赴前線應戰。面對留置人員的不理解,李慶安付出了極大的耐心,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溝通,直到游客們妥善安置……

  到達隔離區後,應急隊員們首先做好自我防護,然後與46名湖北襄陽滯留游客做好日常溝通,做好與衛健、公安、交通、文旅、海關等各個部門的協調工作。游客中有個哺乳期的母親發熱被送醫後,嬰兒的父親十分焦慮,孩子無奶可吃,徐野和同事們積極協調在第一時間為孩子買來了奶瓶和奶粉。

  游客們提出患病需要醫治、孕婦醫療諮詢等大量訴求,市應急局都協調相關部門及機構予以解決……在突發的疫情面前,應急人員用最暖心的方式,給了外地旅客家般的溫暖。

  百餘戰士的賓館"保衛戰"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湖南襄陽46名來自疫區的人員不是最早抵達安置酒店的外地客。在1月23日,23名來自疫區人員分別滯留在哈爾濱火車站、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隨後,他們被安置到這家賓館裡,這裡也因此成為哈市第一個留觀賓館。此後,又陸續有4批游客陸續加入,總共81名游客被分別安置在賓館兩棟樓內。

  道裡區新農醫院8名醫護人員是最早抵達賓館的疫情防護人員,他們也成了這裡時間最長的"陪護",一天兩次測溫、兩次消殺,即使每天全副武裝,也被游客們認得八九不離十:"李院長,今天還是您帶隊?""楊護士,我這體溫正常吧?"

  市衛健委駐集中醫學觀察區協調員劉鑫,是從給母親祝壽的家宴上被單位召回的。"派你去隔離區,有沒有困難?"他回答得斬釘截鐵:"沒有困難要上,有困難更要上。"進了隔離區,劉鑫就把手機號給了每一位留置的旅客,他說:"我是協調員,所能做的就是有需要時隨時能找到我,讓裡裡外外都安心……"在得知自己的隔離期馬上就要結束時,湖南游客王剛(化名)說,雖然身在異鄉,但是冰城給予我很多溫暖,哈爾濱的關愛讓我此生難忘!

  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但選擇可以不同。疫在前,人不退,他們的執守堅定從容,注定讓這個不平凡的春節,值得銘記。

責任編輯:郭麗穎

【專題】安全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