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3日訊 3日下午3時,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我省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場新聞發布會,邀請省教育廳副廳長趙廣、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何衍春、省醫療保障局二級巡視員張冰琦、省公安廳治安總隊治安支隊長賈強、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孫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科主任、中華圍產醫學分會常務委員孫敬霞,介紹我省疫情防控的進展情況,並回答媒體和公眾關注的問題。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月2日24時,我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病例118例,其中:哈爾濱市45例、齊齊哈爾市3例、牡丹江市8例、佳木斯市11例、大慶市11例、雞西市6例、雙鴨山市7例、七臺河市7例、鶴崗市1例、綏化市16例、黑河市1例、大興安嶺地區2例;累計重癥病例15例。死亡病例2例為綏化市確診病例,出院病例2例為哈爾濱市傳染病醫院治愈患者。累計報告疑似病例163例。
全省當日發熱門診診療人數2316人。目前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089人,已解除醫學觀察1329人,尚有2595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已出現多起聚集性病例
據孫巍介紹,目前,疫情由外源輸入為主轉向內源擴散為主。目前我省確診病例的上昇趨勢較明顯,出現多起聚集性病例,疫情波及的范圍越來越廣泛,並且有不斷增多的趨勢。近期哈爾濱市公布兩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其中一場家庭聚會後4人確診;牡丹江市、大慶市、綏化市都發生了聚集性疫情。由於本地病例逐漸增多,由外源輸入為主轉為內源擴散為主,病毒感染發生擴散的風險逐漸加大。我省已出現無癥狀或輕微癥狀感染者本地人傳人的情況,部分病人早期體溫不高或正常,輕癥病例較多,存在隱性感染者。
『行走的傳染源』大大增加了防控難度,孫巍呼吁,公眾一定要增強個人防護意識,假期期間盡量不出門,少出門、不聚餐,不去人員聚集處。 (下轉第八版)
(上接第一版)當前,我省正處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采取的防控策略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目前這個階段特別要內防擴散,采取及時發現病例,隔離治療,管理好密切接觸者,減少行走的傳染源。孫巍呼吁,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全社會應共同努力,降低疾病傳播的風險。建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區、集體單位等加大疑似病例、高危人群、可疑聚集性疫情的排查力度,要做好個人防護。
我省兩例死亡病例均為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功能弱,是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發人群。應該采取什麼樣的措施降低老年人的感染率?孫巍建議,要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村醫的作用,重點做好留守老年人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社區老年人的疫情防控,加強對養老機構內所有人員的疫情防控宣傳教育,普及科學防控知識。
孕產婦怎麼防疫情?
1月30日,我省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產婦剖腹生一女嬰,經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狀態良好。2月1日,我省援鄂抗疫醫療隊在武漢隔離病房順利接生了一男嬰。新型冠狀病毒能否母嬰傳播?特殊時期,對母嬰疫情防控有哪些指導意見?寶寶的疫苗和准媽媽的產檢可以按時完成還是要等疫情結束?對於這些問題,孫敬霞一一解答。
關於母嬰傳播,迄今尚未有新生兒感染病例。孫敬霞介紹,迄今為止尚未見有新生兒感染病例的報告,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是否可以通過胎盤、產道傳播或者出生後通過母乳喂養傳播仍沒有證據證明,但理論上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可能性。因此,對孕產婦確診或高度疑似感染者、產婦密切接觸的家人或陪護人員確診或高度疑似感染情況下,產婦分娩的新生兒,出生後立即按流程隔離觀察14天,停母乳喂養。
孕婦一旦出現以下情況則必須去醫院就診:胎動異常(過多、減少)、分泌物異常(陰道流液、陰道流血)、規律或不規律腹痛等臨產癥狀,或者出現血壓昇高,頭暈、眼花、胸悶等自覺癥狀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確診或疑似產婦要與新生兒隔離觀察,不建議母乳喂養。
關於產檢,必要檢查必須進行。雖然目前是特殊時期,但是孕婦產前檢查仍然是要進行的。尤其是一些與妊娠周數密切相關的檢查,不能錯過檢查時間。比如唐氏篩查、產前診斷項目、超聲排畸、糖耐量檢查等一些檢查項目。沒有異常情況的孕婦和妊娠周數相對小,孕早期、孕中期的孕婦適當延長到醫院進行產檢的間隔時間。孕婦居家防護過程中要注意飲食,保證營養均衡,同時注意胎動,有任何異常情況及時就診。
高危孕婦尤其是五色評級紅色風險的和孕晚期孕婦更要規律產檢,並遵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觀察和隨訪。除了產檢之外,來自孕婦家庭的關注和呵護也非常重要。孫敬霞認為,特殊時期孕婦產檢最好實行預約制,避免人群聚集。
關於疫苗接種,除需要緊急按時接種疫苗,其他可暫時推遲。正常新生兒出生時,在院都能完成(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疫苗接種。而對於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等不適合接種疫苗的新生兒,居家喂養過程中更要注意防護,減少外部接觸史,避免接觸病原體。
除了十種左右有嚴格月齡、年齡限制的疫苗,還有狂犬病疫苗需要緊急按時接種之外,其他疫苗都可以考慮暫時推遲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