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7日訊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已進入關鍵期,居家加強自我防護的同時,也需警惕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實施詐騙。
對此,記者采訪了大慶市處非辦的工作人員,對防疫期可能發生的騙局,進行解讀。
謹防用疫情說事
『偽裝公益捐款,迷惑性較強,不法分子通過微信、QQ、社交網站等多種方式,以紅十字會或醫院等名義,在網絡上發布防控新冠肺炎「獻愛心」虛假信息,利用群眾同情心騙取善款。』市處非辦工作人員介紹。
除此之外,還可能出現為感染親屬眾籌『醫藥費』的騙局,不法分子以孩子或親屬突然高燒、已被隔離醫治為由,向社會公眾發起眾籌『醫藥費』『住院費』等,騙取受害人錢財。
還有人售賣強身健體『秘方』,謊稱有提高免疫力的特效藥,對預防新冠肺炎有非常好的功效,通過發布釣魚鏈接、使用違規手機APP等方式,誘導用戶購買,實施集資詐騙。
當下『區塊鏈』概念較熱,市民要警惕不法分子謊稱開發出區塊鏈慈善平臺,組織線上募捐等活動,實施非法集資犯罪。
別信居家能賺錢
針對公眾居家防疫,通過手機等獲取信息的特點,不法分子趁機大肆宣傳P2P網絡借貸、虛擬貨幣炒作、基金、期貨等虛假金融產品,聲稱『宅在家裡也能理財』,設置高息誘惑騙局。
另外,市民要警惕以『銷售返利』名義,售賣假藥、假物資的騙局,不法分子散布虛假信息,利用公眾對新冠肺炎的恐慌心理,謊稱可以代購代銷『特效藥』『口罩』『消毒液』等物資,並向購買者承諾可以『積分返利』,甚至『加盟獲利』,目的就是騙取受害人的錢財。
還有一些不法分子,以航班或高鐵取消為由,向事主發送機票或火車票改簽信息,以退費、發放補償款為借口,誘導受害人點擊虛假退票網址或撥打虛假客服電話,獲取銀行卡賬號密碼及驗證碼信息,盜取銀行卡餘額。
最後一種是冒充旅游平臺客服行騙,不法分子借受疫情影響旅行合同取消、酒店押金退還等,向受害人發送虛假信息,誘導受害人提供銀行卡等信息,盜取銀行卡餘額。
發現線索要舉報
記者從市處非辦了解到,2月1日,多部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提出了金融支持疫情防控的30條措施,其中第16條明確要求各金融機構,不得利用疫情,進行不當金融營銷宣傳,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為群眾在疫情期間維護金融消費合法權益,提供了政策保障。
除了相關部門出臺措施保護市民的『錢袋子』,大家也要增強防范意識,居家防范非法集資,要做到『三看三思三不要』。
三看:一看是否取得企業營業執照;二看是否取得金融監管部門的批准文書,理財產品是否在其批准的經營范圍內;三看資金投向領域,是否安全可靠。
三思:一思是否真正了解理財產品及市場行情;二思理財產品是否符合市場經營規律;三思自身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風險能力。
三不要:一不要盲目相信造勢宣傳,因為不法分子往往拉大旗作虎皮;二不要盲目相信熟人介紹、專家推薦,因為他們也可能被騙了;三不要被高利誘惑盲目投資,因為高額利息都來自自己的本金。
疫情期間,如發現非法集資線索,請通過電子郵箱方式,向市處非辦舉報。
郵箱地址:wdk6100195@163.com,對符合條件的舉報線索,市處非辦將依據《大慶市非法集資舉報獎勵暫行辦法》,對舉報人給予現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