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大慶市薩爾圖區法院立案庭法官賈麗,在值班期間接到當事人李某的電話,李某稱其想來法院提交材料辦理立案。考慮到當事人急於立案的迫切心情,賈麗告知李某可以通過微信將訴訟材料發送過來,並指導其將立案材料准備齊全。


另一方面,賈麗也同被告取得聯系,詢問被告是否有和解的意願。被告明確表示不認同原告的訴訟請求,拒絕調解。賈法官又再次聯系李某,告知被告不同意調解,建議李某網上立案。在賈麗的耐心指導下,李某最終成功在網上立案。


疫情防控期間,大慶市薩爾圖區法院通過網上立案、12368服務熱線解答當事人關於網上立案、案件審理進度、交費、申請延期等方面的問題,架起法院和當事人之間的溝通橋梁。
2月7日上午,一個立案諮詢電話打到了慶安縣法院。一位當事人因企業拖欠勞動報酬,想到法院起訴。立案庭法官在電話中感覺到這位當事人非常著急。原來,當事人在春節前申請了勞動仲裁,勞動仲裁機構於1月23日對其送達了仲裁決定書,並告知其如果對仲裁裁決不服15日內向法院起訴。這天是當事人收到仲裁決定書的第15天。如果不起訴,就會超過起訴期限。

在立案大廳的法官告訴他可以網上立案,但這位當事人表示自己不熟悉互聯網操作,學不會網上立案,堅持要到法院來。無奈之下,法官告知其帶好口罩,配合安檢、體溫檢測,在訴訟服務中心外遞交訴訟材料。下午2點,這名當事人來到法院,工作人員接收材料後即刻立案,並為這位農民工辦理了訴訟費緩收的司法救助手續。
疫情發生以來,慶安縣法院有效化解當事人立案、訴訟面臨的困難,最大限度保障當事人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滿足人民群眾司法需求,堅守法律最後一道防線。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綏芬河市法院靈活運用網上立案,最大限度減少當事人聚集。此外,又考慮到部分群體網上操作不便,安排專人值班,保證『群眾有所呼,法院有所應』,實現戰『疫』辦案兩不誤。

2月13日,原告吳某來到法院尋求幫助,正在值班的立案庭庭長莊長順和吳某有了一次特殊的會面。為避免人群接觸增加傳染風險,莊長順選擇和吳某在空氣流通、人員稀少的法院門前進行交流。大門外,在莊長順的指導下,吳某填寫了相關材料。在解答吳某的疑問後,莊長順還特別叮囑吳某注意安全,並留下電話號,希望他有問題可以通過電話聯系,減少外出。
細微之處見真情,真誠服務暖人心。疫情期間,綏芬河市法院審執工作『不打烊』,不斷為當事人提供優質的司法服務。

疫情之下,林口縣法院訴訟服務大廳少了往日的熙熙攘攘、人來人往,但是乾警卻從未松懈。為暢通訴訟服務通道,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該院訴訟服務大廳每天都保證有3名乾警在崗值班,全面開展網上立案、跨域立案、網上調解、電話諮詢等訴訟便民服務。
2月13日,倪某通過黑龍江訴訟服務網成功立案。倪某現居大連,與原戶口所在地的村委會有一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因疫情無法回到林口縣進行訴訟。事出緊急,倪某通過諮詢電話聯系到法院,並在值班乾警的耐心指導下,於林口縣農村土地仲裁委員會起訴期限的最後一天成功立案。

通過黑龍江訴訟服務網看到自己的案件立案審查通過,倪某特意打來電話,對乾警表示感謝:『在疫情這麼嚴重的情況下,法院的工作效率還這麼高,真是辛苦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