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手抓防控疫情不放松,一手抓安全生產工作不動搖』的工作要求,哈爾濱市應急管理局堅持抗疫情和保安全生產兩線作戰,確保正常生產企業和復工復產企業安全生產穩定。針對工貿行業企業開工數量較多和非煤礦山企業即將全面開工的實際,哈爾濱市應急管理局分析研判了全市工礦商貿行業領域安全風險,並提出防范措施提示如下:
一、安全風險分析研判及防范措施
(一)非煤礦山行業領域企業
安全風險分析研判:一是疫情防控期間在生產礦山企業和復工復產企業因人員聚集,易發生疫情擴散事件。
二是在生產地下礦山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獨頭掘進或爆破作業面局部通風不力,易導致人員炮煙中毒,或因二氧化碳聚集造成人員窒息;采拓運輸時發生爆破爆炸、大型火災、冒頂片幫;切割提昇時發生火災、容器爆炸、坍塌、跑車傷人;電、氣焊維修、運輸時的觸電、摔傷、透水、機械傷害、物體打擊、高處墜落等。
三是停產地下礦山企業需要相關人員入井對井下設備設施進行維護,作業人員入井存在一定風險。
四是復工復產露天礦山因停產停工,邊坡管理缺失,危石、浮石、傘檐未及時處理,對復工復產職工造成安全威脅。
五是非煤礦山尾礦庫存在壩體沈降或位移、壩體浸潤線過高發生滲漏造成潰壩、尾礦庫運行管理不到位導致壩體失穩等安全風險。
企業防范主要措施:
一是加強廠區、辦公區人員和車輛管理,疫情期間對人員活動場所要保證一天至少兩次防疫消殺,嚴格對出入人員的體溫測量、記錄,按照省、市相關防疫要求做好各項防疫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對安全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並定期檢測,保證正常運轉。
三是生產企業要組織開展一次全員安全教育培訓(疫情期間可采取網絡、視頻培訓方式進行),強化上崗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將各項防護措施培訓到位。復產復工企業要針對復產復工後新上崗作業人員開展安全培訓,嚴禁未經培訓直接上崗。
四是停產、停建企業認真執行停工和復工報告制度,在停工和復工時,要向當地應急管理部門提出書面報告。所有停產礦山、尾礦庫企業要安排足夠的人員值班、值守。
五是加強露天礦山坡面浮石、危石、傘檐體清理,檢查是否存在滑移現象;嚴禁不分層和臺階的『一面牆』式開采;嚴格動火作業,加強防火管理;加強運輸安全管理。
六是地下礦山應加強巷道和工作面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加強通風系統管理;加強頂板觀測,強化巷道頂板管理,按規定上齊相關支護措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有資質人員從事特種作業,配備防護用品,做好現場管理工作。加強尾礦庫浸潤線、壩體穩定和安全監測設施安全管理。排土場要檢查春季融雪帶來的變化,按規定開展穩定性評估。
七是非專業人員嚴禁從事電工作業,發生事故,立即停電,通知現場和值班人員先組織現場施救。
八是石油天然氣企業要加強動火作業監管,避免動火作業引發火災及火災失控發生。加強室外設備設施及油、氣、水管線檢維修,避免融凍沈降引發高壓部位刺漏造成人員傷亡。
監管落實措施:
一是加強對企業防疫工作落實情況的檢查(可采取視頻調度的形式進行),包括人員出入登記、體溫測量登記等。
二是加強對於申請復工復產的礦山企業監管,嚴格標准程序,強化隱患整改,確保合格一家,復工復產一家。對不具備相應安全生產條件的,要責令停產停建,防止因礦產品價格反彈、企業盲目復工導致事故發生。
三是加強應急值班值守工作,堅持領導24小時在崗帶班制度,對轄區重點企業值班情況進行抽查調度,確保發生突發事件和生產異常情況時,能做到快速響應、迅速施救。
(二)工貿行業生產企業
安全風險分析研判:一是疫情感染的風險。主要是未定期更換口罩,或更換口罩動作不正確;招聘到病毒感染者,造成傳染事件;廠區接送車輛未定期消毒;人員未進行體溫測量或者防護不當;集體用餐風險,食堂消毒不足;人員外出采購等增加感染風險;潛在帶病毒無癥狀員工進入工廠傳染其他人。
二是消毒帶來的風險。主要是消毒人員未正確佩戴防護用品導致中毒;使用酒精消毒時,可能引發火災或者爆炸;新增的洗消用化學品使用不當造成人員傷害;消毒時,噴霧器噴灑時配電櫃未斷電導致觸電。
三是企業安全管理風險,主要是為避免人員集中,可能導致安全教育培訓不足;現場隱患排查不到位或隱患不能及時消除;未按計劃對設備設施進行例行維保,導致設備設施疲勞或帶病運行;操作者思想松懈、注意力不集中易發生事故;部分新招員工,未經安全教育培訓就倉促上崗;部分生產設備停產停工後重新啟動,容易出現機械故障;疫情期間戴口罩,可能出現溝通交流障礙,導致信息傳達錯誤;主要精力放在疫情防控,安全管理力量削弱;未進行危險作業審批。
四是金屬冶煉企業風險,在進行高溫熔融金屬冶煉、保溫、運輸、吊運過程中,未采取防止泄漏、噴濺、爆炸傷人的安全措施;未配備必要的煤氣防護人員、煤氣檢測報警裝置及防護設施等,存在安全隱患。
五是粉塵涉爆企業風險,梁、支架、牆及設備等未具有便於清掃的表面結構;除塵系統采用正壓吹送粉塵,且未采取可靠的防范點燃源的措施;除塵器與進、出風管及卸灰裝置的連接未采用焊接,或采用法蘭連接,未按照防靜電措施要求進行導電跨接;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20區未使用防爆電氣設備設施;粉塵清掃不及時等,存在安全隱患。
六是涉氨制冷企業風險,采用氨制冷系統的機房、庫房未安裝氨氣體濃度報警儀;氨氣體濃度報警儀未定期進行復檢;氨制冷機房的事故排風機未選用防爆型,排風口未位於側牆高處或屋頂等,存在安全隱患。
七是有限空間作業企業風險,未對本企業的有限空間進行辨識並建立臺賬;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未掌握相關應急預案內容;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前,未對作業環境進行評估,未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方案;有限空間作業未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的原則;未向作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未教育監督作業人員正確佩戴與使用,存在安全隱患。
企業防范主要措施:
一是強化領導責任,企業要保證至少一名主要負責人在崗帶班抓防疫、保安全。全面研判當前的各種情況,做好相應預案。
二是嚴格落實廠區內消毒、測溫、防護、隔離、應急處置等疫情防控措施,正確使用消毒物品,在消毒作業中必須進行通風和火源管控。三是強化危險工作現場管理,加強監督檢查,嚴格操作規范。
四是務必做好員工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五是加強現場管理,強化崗位作業人員作業前確保作業環境安全、設備設施安全、防護措施到位,嚴禁超能力超強度生產。
六是全面開展設備設施檢查,嚴格設備設施維護保養檢測。
七是加強安全管理,做好日常安全檢查,監督整改到位。
八是金屬冶煉企業:進行高溫熔融金屬吊運時,吊罐(包)與大型槽體、高壓設備、高壓管路、壓力容器的安全距離應當符合有關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的規定,並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配備必要的煤氣防護人員、煤氣檢測報警裝置及防護設施。
九是粉塵涉爆企業:梁、支架、牆及設備等應具有便於清掃的表面結構;除塵系統嚴禁采用正壓吹送粉塵,如因工藝等原因確需采用正壓送風,應確保采取可靠的防范點燃源的措施;除塵器、收塵器及與其他部位的連接部分應按規定采取防靜電措施;粉塵爆炸危險場所的20區應使用防爆電氣設備設施,粉塵及時清掃。
十是涉氨制冷企業:采用氨制冷系統的機房應安裝氨氣體濃度報警儀,庫房安裝氨氣體濃度報警儀;氨氣體濃度報警儀定期進行復檢;氨制冷機房的事故排風機選用防爆型,排風口位於側牆高處或屋頂。
十一是有限空間作業企業:對本企業的有限空間進行辨識並建立臺賬;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員、作業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要掌握相關應急預案內容;實施有限空間作業前,對作業環境進行評估,制定有限空間作業方案;有限空間作業嚴格遵守『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的原則;向作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教育監督作業人員正確佩戴與使用。
監管落實措施:
一是嚴查企業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督促企業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指導企業制定工作方案,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抓好各項安全生產措施落實。
二是嚴查企業領導帶班、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落實情況,確保疫情防控期間企業領導在崗,結合疫情和生產實際,調整部署工作,確保各個環節安全有效。
三是嚴查企業作業審批制度執行情況,檢查企業作業票,確保企業嚴格執行審批制度,特別是動火、有限空間作業,一律按照要求提級管理,及時制止風險分析不到位、超審批時限作業等行為,一經發現嚴肅問責。
四是嚴查關鍵環節,本著一切高於平時,嚴於平時的原則,加強對安全生產各關鍵環節的管理,確保企業安全生產。
二、監管工作要求
(一)強化思想認識,加強安全巡查檢查力度
要對非煤礦山、金屬冶煉、粉塵涉爆、涉氨制冷、有限空間作業等重點企業做到全覆蓋,做好『疫情』防范宣傳教育,提高所有企業從業人員重視程度。及時傳達防疫部門下發的防疫知識,提高企業員工自我防范意識,周密制定企業防范『疫情』實施方案,明確分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在崗員工做好自我防護。全面掌握和管控事故易發、多發薄弱部位、環節、時段。
(二)嚴格落實要求,指導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一是嚴格落實哈爾濱市應急管理局《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通知》和《哈爾濱應急管理局關於加強危險化學品工礦商貿非煤礦山企業復產復工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要求,明確工作任務、落實責任、加強安全監管服務,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產復工各項安全生產工作。
二是淨化企業生產環境,確保不滋生疫情。加強對企業值守環境、人員、崗位的消毒,防范病毒滋生。企業做到每天必須對人員崗位及環境進行消毒,人員不進行聚會,出入廠人員必須帶口罩、量體溫,並做好相關記錄,時時掌握企業疫情動態。三是有序組織企業復產復工,保證復產復工安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良好的安全環境。
(三)采取有效措施,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一是領導24小時在崗帶班,對轄區重點企業值班情況進行抽查調度,監督企業完善預案、開展應急演練,儲備應急救援物資裝備,確保發生突發事件和生產異常情況時,能做到快速響應、科學處置、迅速施救。
二是進一步完善企業監管服務微信群,把所有復產復工企業納入微信群管理,實時掌握企業開復工動態,及時推送安全生產工作要求,增強與企業的互動,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三是創新監管思路,完善監管方式,采取『主城區實地檢查服務重點監管企業帶動、微信視頻通話調度輻射區縣市』的原則,實施安全生產視頻調度,利用微信、互聯網視頻會議、電話等不直接接觸方式,加強對企業安全管理和人員值守工作進行調度,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安全生產動態,發現隱患問題,指導企業及時整改消除隱患,並制定管控措施,完善應急預案,落實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