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8日訊(孔祥宇 記者 葛金鑫)28日,記者從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截至目前,黑龍江省防護用品生產企業已達65戶,口罩日產量突破400萬只,國家重點監測的10種重要醫用防護用品中,除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外,其餘9種均已形成批量生產能力。其中,N95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醫用防護服、醫用外科口罩、護目鏡等4種產品實現了『零突破』,有力支橕了黑龍江省疫情防控特別是診療一線關鍵防護物資的保障。
疫情就是命令。根據黑龍江省防指關於加快醫用防護物資保供的相關指示,黑龍江省工信廳馬上成立戰時生產組織專班,向重點企業派出駐廠員,協調企業用工、生產組織、原料采購等難題,做到了全覆蓋,快速啟動口罩和隔離衣等防護用品的生產。建立專項作戰機制,倒排工期,制定《防護用品生產准備表》,實施掛圖作戰、專人專盯,實現了黑龍江省防護用品有效供給。建立了協調協同機制,通過省部高位推動、省際互助,有效解決了N95口罩機、防護服壓條機等制約瓶頸,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了我省N95口罩和防護服等關鍵防護物資『零突破』。
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抓住原料供給短板,通過建立專班、金融機構會診、補齊技術短板等措施,及時啟動安瑞佳公司復工復產,確保口罩關鍵原料熔噴布供應。抓協調強化保障,通過央地聯動、省際互動,確保了生產所需原料及時供應,調撥運輸了10臺壓條機,為黑龍江省短時間形成醫用防護服、N95口罩產能贏得了寶貴時間。抓聯動強化產能釋放,跟蹤關鍵設備采購進程,協調設備運輸和調試、原料互助、資質申請、產需對接等事宜,化解企業生產遇到的各種難題,提高供應鏈保障效率。黑龍江省口罩日產量從2月1日2.5萬只到3月9日不到40天即超過100萬只,從3月10日到3月25日半個月內口罩日產量突破400萬只。
在黑龍江省疫情防控防護物資保障組指導下,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按照調撥指令,統籌黑龍江省防護用品生產供給能力。鼓勵有基礎的企業多產穩產,組織有能力的企業轉產上產,引導有意願的企業轉型生產,確保完成政府儲備任務。協調黑龍江省衛健、藥監、市場監督等部門,加強檢測,嚴把質量關,確保防護用品出廠合格、使用安全可靠。目前已累計調入黑龍江省疾控中心儲備庫口罩144.4萬只、防護服7.6萬套、隔離衣13萬件。
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堅持『兩手抓』,強化『走出去』意識,在滿足省內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鼓勵引導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努力做大做強。組織企業抱團發展,圍繞產品認證、第三方檢測、外單甄別、產品通關等方面,互通信息,形成共識。會商黑龍江省商務廳等部門,協助企業辦理出口自營等相關事項。截至目前,黑龍江省45家在產口罩企業中有19戶企業已經實質性啟動國際出口業務,已有5戶企業獲得歐盟認證(CE認證),1戶企業獲得美國認證(FDA認證);有3戶企業獲得意大利、俄羅斯等地區4050萬只口罩訂單,訂單全部兌付,可為黑龍江省創匯超過1000萬美元。
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在產口罩企業已從初期的1戶增加到45戶,生產線由1條增加到115條,日產能790萬只,日產量超過470萬只,已累計生產各類口罩5871萬只,其中,N95口罩168萬只、醫用外科口罩224萬只、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1414萬只、普通防護口罩4065萬只。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6戶,日產能0.8萬套,累計生產11.45萬套。醫用隔離衣生產企業9戶,日產能1.7萬套,累計生產28.2萬套。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生產企業5戶,日產能1200臺(只),累計生產各類型紅外測溫儀產品2萬臺(只)。護目鏡生產企業1戶,日產能0.5萬只,累計生產3.97萬只。此外,緊急組織企業恢復口罩核心原料熔噴布、紡粘布產能,目前日均產能達到6噸以上,已累計生產119.4噸,保障了口罩產能的穩步提昇。醫用手術帽、鞋套形成一定生產能力,已累計分別生產24.45萬只、12.5萬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