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0日訊 『去年30只雄鹿產鹿茸114斤,獲毛利12萬元,為村裡的19戶貧困戶39人每人分紅700元。』4月1日,肇源縣古恰鎮哈友村村會計張成指著三五成群、正在吃草的梅花鹿說,疫情沒有影響到扶貧鹿廠發展,目前梅花鹿都茁壯成長,今年效益又能不錯,貧困戶還能獲得相應的分紅。
富民鹿廠是古恰鎮重點扶貧項目,哈友村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不忘發展鹿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哈友村致富有『鹿』,脫貧底氣十足。
哈友村發展扶貧產業項目助農脫貧,僅僅是全市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據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並未阻止產業扶貧項目的推進,大慶市通過積極幫助貧困群眾餘糧變現、加強小額信貸幫扶力度、集中精力抓好備春耕生產、發展『庭院經濟』等一系列舉措,加快扶貧產業項目復工復產,讓農民致富底氣十足。目前,全市認定扶貧產品19種,包括米面糧油等85958.1噸,已銷售獲利23860.79萬元;現有扶貧龍頭企業54家,已復工復產52家,共吸納勞動力務工7079人,其中吸納貧困勞動力45人;現有扶貧車間13個,吸納勞動力584人,其中貧困人口79人,目前已復工11個,其他未復工扶貧車間主要受行業產業性質的限制。
據介紹,當前大慶市不存在扶貧產品滯銷情況,但有部分貧困戶去年存儲的玉米等糧食受疫情影響未賣出。為全力解決貧困戶疫情期間農畜產品『賣出難』問題,針對貧困戶手中的農畜產品,綜合考慮地理位置、產品屬性、數量價格、市場行情等因素,大慶市采取分類施策的辦法,制訂統一的收購計劃和個性化的幫銷措施,實現農畜產品盡快銷售。其中,杜爾伯特依托『劃企錯期』、『劃片錯時』等糧食銷售政策,積極組織以村為單位錯峰收購貧困戶餘糧,累計幫助265戶貧困戶成功售糧4031噸,賣糧收入達579.57萬元。
在金融支持上,大慶市適當延長了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還款日期,通過加快審批進度、簡化業務流程、提高辦理效率讓貧困群眾早受益。同時,組織幫扶責任人、產業指導員引導貧困戶通過線上方式申請貸款和自助還款,幫助貧困戶用好扶貧小額信貸。目前,全市扶貧小額信貸2020年以來累計到期應還款共48戶193.9萬元,累計逾期0萬元,累計新增貸款39戶167萬元。
在鼓勵群眾貧困群眾發展庭院種植、養殖實現增收方面,大同區打造『菜園種植典型示范戶』和『院落養殖典型示范戶』,杜爾伯特對經營戶投入的種子、種苗、禽雛、種畜等給予1000元的補貼。在大同區雙榆樹鄉,雙勝村脫貧戶張鳳忠已備好高粱、玉米,准備開始新一年的釀酒;邵古屯脫貧戶丁艷紅靠一戶一豬一捨扶貧項目於去年脫貧,前幾天飼養的母豬又產下14頭豬仔,以每頭1100元的價格訂出去13頭。在2019年底,雙榆樹鄉128戶24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脫貧。今年,全鄉又發動6個行政村,大力發展菜園經濟種植大蔥、覆膜黏玉米等作物,鞏固脫貧成果。
大慶市加快復產復工步伐,在農資調運渠道全面開通、農資商店全部營業基礎上,還實行送貨上門服務等,全力保障貧困群眾備春耕生產。眼下,林甸縣宏偉鄉貧困戶完成備春耕比例已超過50%,並鼓勵外出務工的貧困戶和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與企業簽訂托管協議,已有700畝訂單簽訂(代耕)協議。林甸縣宏偉鄉太平山村的脫貧戶呂寶和,3月初就團購了種子、化肥等備春耕物資。呂寶和說:『今年團購農資不僅方便,價錢還低,至少省出20%,全村八成以上貧困戶都參與了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