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23日訊 我省在中央站黑嘴松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高密度野外紅外監測,歷時兩年時間,至4月初,已監測到40餘種野生動物。工作人員表示,監測區內出現大量野生動物,包括頂級獵食者猞猁和狼,說明生態環境正在恢復,並為東北虎等食肉動物回歸提供了條件。
320個紅外相機拍到大量野生動物
據黑龍江中央站黑嘴松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研科長李顯達介紹,這次的監測活動最大的特點就是集中,依據規劃,完成了監測樣地(4km×4km)、3條監測樣線(30km)及流動監測點320部紅外相機的布設。
從2018年開始統計,已經監測到了黑嘴松雞、棕熊、猞猁、駝鹿、狼等四十多種野生動物在中央站保護區的活動蹤跡和黑琴雞求偶活動。
根據監測結果,最讓專家感到驚喜的是,區域內存在大量的野生?子等食草動物,對生態系統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李科長介紹,從回收的紅外相機拍攝的內容上看,幾乎320個相機裡都能看到?子的身影,說明其存在的密度很大,而?子又是多數食肉動物的主要捕食對象。
紅外相機還捕捉到了猞猁和狼的身影。『野生狼在林間比較罕見,野生狼出現在該區域說明食肉動物可以在此找到充足的食物,該區域存在較為完整的生態食物鏈。』
今後存在出現野生東北虎的可能性
黑龍江中央站黑嘴松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河市西北部,大、小興安嶺過渡地帶的伊勒呼裡山南麓,松嫩平原北部邊緣。保護區總面積為46743公頃,中央站黑嘴松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於『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黑嘴松雞為代表的松雞科鳥類及其棲息、繁殖地。
據介紹,紅外相機多次抓拍到黑嘴松雞的畫面,還有黑嘴松雞繁殖孵化等珍貴鏡頭。在自然界中,黑嘴松雞是猞猁和狐狸的食物,它一般都生活在人跡罕至的密林深處,松雞出沒的地方少有人類活動和人為乾擾。李科長認為,在一地密集監測的結果,對於整個保護區的生態狀況判斷有參考作用,本地的生態環境恢復,野生動物種群不斷繁衍,生物多樣性增加,今後,存在出現大型獵食動物的可能性,比如野生東北虎,這裡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有可能為其提供生存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