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省大慶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結合城市轉型發展實際,用大慶精神鑄魂塑形,紮實推進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獨具特色的互聯網治理模式,管網治網能力和水平不斷提昇。
抓住領導乾部這個『關鍵因素』,推進認識和行動『齊步走』
聚焦充分發揮黨委領導和政府管理作用,大慶市委從強化頂層設計入手,緊緊抓住領導乾部這個關鍵因素,提高思想認識,落實工作責任,統一目標行動,構建管網治網一盤棋。市委網信委成員單位不僅涵蓋了涉網管網的所有職能部門,還包括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大慶石化公司、東北石油大學等駐慶中直企業和高校,落實主要領導抓網絡意識形態和網絡安全第一責任,實現了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全覆蓋。全面加強網信機構建設,在班子配備、人員編制、辦公設施、技術裝備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所轄縣區均成立了網信委、明確了網信工作部門,初步形成了集中領導、統一步調、分級負責、部門聯動抓網絡管理的工作格局。
大慶市委將網絡意識形態和網絡安全作為各級中心組學習的必學內容,推動領導乾部學習掌握互聯網發展態勢、傳播規律、管網治網法律法規和專業知識,不斷強化互聯網思維。大慶網信辦先後舉辦11期專題培訓班,為各職能部門、基層網信機構講授網絡傳播、網絡輿情、網絡安全相關知識,有效提昇了各級乾部網絡安全意識和網絡專業素養。
抓住大慶精神這個『關鍵優勢』,構築網上網下『同心圓』
大慶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之一,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慶的集中體現。大慶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網上宣傳工作,講好大慶故事、傳播大慶好聲音,凝聚全市人民『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廣泛共識,為大慶轉型發展努力奮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著眼於提昇大慶精神網上傳播力和引導力,大慶市組建了跨縣區、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的網絡傳播矩陣,形成一號首推、多媒跟進、齊聲共振的網上『大合唱』。圍繞全市重點工作、重大活動、重要節點,主動策劃設置議題,實施全網傳播,保證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2019年,全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振興發展譜新篇』等時政宣傳和主題活動宣傳,在網上看得見、傳得出、叫得響;精心打造『《人民記憶:70年70城》記住大慶』視頻短片等網上『爆款』產品,讓大慶聲音傳遍全網;精心策劃『新時代東北振興·龍江網絡行(大慶站)』等網上宣傳活動,主動引導網上輿論。

抓住群眾路線這個『關鍵法寶』,搭建網民互動『連心橋』
大慶網信辦主辦的『百湖民聲』網絡問政平臺,打造『24小時不下班』的政府,在聯系服務群眾方面發揮了網絡主渠道作用。作為黑龍江省首家陽光政務平臺,通過制度約束、流程管理、督查考核和媒體宣傳,打造網上『民意的表達區、民智的匯聚地、民怨的疏散口、民心的聯通橋』,讓『百姓多上網少上訪,多將問題解決在當地,多將矛盾化解在基層』。網民可以通過PC端、移動App和抖音快手等多種方式隨時問政,涵蓋各縣區、市直部門、企事業單位、窗口單位、服務機構等140家答政單位限時答政。平臺開通以來,累計收到網民問政留言7萬餘條,上線單位答政率達96%,市民提出可行性民生建議8000多條,催生了100多個政府民生項目,受到了廣大市民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
以打造東北地區營商環境最優城市為目標,大慶市從影響群眾和企業辦事的難點、痛點和關注點入手,不斷創新網上辦公路徑舉措,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2019年,大慶市制定並下發了《『一網通辦』服務暫行辦法》,明確『一網通辦』的主要原則和實施范圍、網上辦事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政務服務信息互認共享機制、申請人和政務服務機構人員的違規行為及處理辦法等內容,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者涉及國家秘密等情形外,大慶全市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大慶市政務服務網集中辦理,推動『最多跑一次』『辦事不求人』改革取得實效,廣大群眾充分享受線上『一網通辦』帶來的舒適與便捷。
注重借助線下活動聯系群眾、凝聚網民。2019年8月,『網聚大慶正能量,爭做中國好網民』大慶市示范現場會,將普通網民請上舞臺,全面展示了職工好網民、巾幗好網民、青年好網民等各行各業網絡『正能量達人』風采,榮獲『2019中國好網民優秀故事及作品展示活動「出彩活動」』。連續3年舉辦群主節,共有2000餘個群報名參加『最牛群主』評選,充分展示網友風采,聚合網民力量,共塑時代新聲。

抓住聯防聯控這個『關鍵環節』,密織綜合治理『防護網』
立足於密織防護網、建好防護牆,推動部門履責、各方協作、互聯互通、聯防聯控,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綜合治網工作合力,大慶市先後制定出臺相關文件,明確黨委(黨組)責任和領導責任,規范輿情全流程管理,明確屬地屬事單位職責分工,為輿情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礎遵循。
探索推行網信部門與相關職能部門合署辦公,發揮專業優勢,提昇工作效率;強化與縣區、部門一體聯動,落實屬地屬事責任,形成聯通互動的工作網;活化與大企業交流合作,同石油石化大企業建立信息共享與合作處置機制;加強與各媒體的溝通合作,發展媒體信息員,拓展網絡管理和處置渠道。在大慶網信辦的指導下,通過城管、公安、消防等各方的積極參與配合,通過網媒的即時推送和有效疏導,讓網民及時了解到了政府各部門所做的工作和努力。
以大慶市讓胡路區乘風街道為試點,探索化小『核算單位』,延伸治理觸角,在社區樓宇搭建網絡綜合治理基層『橋頭堡』。街道黨工委圍繞基層治理重點,編制《網絡綜合治理工作計劃書》和《網絡綜合治理工作指南》,實施化零為整、網格管理、資源共享、各方聯動;開展社區居民網絡需求調查,搭建『網絡便民超市』;制定乘風街道《網民公約》,開展網民培訓,引導網民自治自律。
抓住創業創新這個『關鍵要素』,鍛造管網治網的『多面手』
創新技術應用,搭建管理平臺。結合自身需求和工作需要,研究開發了務實管用的網信管理系統,推動信息上報、批轉、核實、反饋、查詢和考核閉環運行,初步實現了與線下有關單位的線上聯動對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提昇了技術管網能力。
創新管理辦法,完善制度機制。堅持因地制宜,針對屬地網絡媒體傳播特點,依照法律法規,研究出臺了相關管理辦法,明確了多項獨具特色的管理機制,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約談提醒,全市網絡媒體遵規守矩,網絡空間平穩有序。
創新自治模式,推動網民自律。籌建網媒聯合會,開展經常性的網絡媒體座談和網絡大V聯誼活動,發出自律倡議;引導社區、單位把微信群、朋友圈作為網上群眾自治組織,宣傳正能量,抵制網上不良行為,推進網民自治自律;公布舉報電話、郵箱和網址,在大慶論壇開闢網上闢謠專欄,發動網民依法舉報網上違法違規信息,澄清事實,不傳謠不信謠,全力營造清朗和諧的網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