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1日訊 目前,哈市首批21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為達到老舊小區改造『內實外美』,確保工程質量,哈爾濱市全面加強質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技術指導,切實把這項民生工程辦好辦實,努力打造老舊小區改造『樣板』工程、暖心工程,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首批老舊小區改造全面啟動
近日,記者在道外區紅旗小區一區改造現場看到,工人施工用的腳手架都已安裝完畢,工人們正在將樓房牆體改造所需要的物料運往施工地點。『紅旗小區一區整體改造於4月下旬啟動。此次改造工程依次進行外牆、屋面及更換樓道窗戶施工,樓梯間牆面粉刷,供暖、雨水、污水等管網改造,最後進行庭院改造。預計整個改造於9月30日完工。』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介紹,建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紅旗小區一區,存在配套設施老化、停車困難、排污不暢、牆面脫落、綠化不達標等諸多問題。本次改造共有50棟樓,涉及5900餘戶。改造後,屋頂、牆壁將不再滲水,冬季室內溫度能提高5℃,庭院綠化帶、健身場地一應俱全,居民生活品質會有很大改善。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今年哈市老舊住宅維修是按照『雪中送炭』的原則,把居民要求最迫切、最急需解決的屋面漏雨、牆體透寒、上下水堵塞等24項問題作為必改內容,按照政府出資為主及受益居民參與出資的方式,多渠道拓寬維修資金來源。
『今年,哈市計劃改造2000年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1500萬平方米,改造工程分兩批進行,目前首批改造21個項目已經全部啟動。此次老舊小區改造總體內容共39項,分為必改項目、業主選擇項目、增建運營項目三大類。』哈爾濱市老舊小區改造總指揮部規劃設計部部長張建軍告訴記者。
此次改造,哈市以街坊格為單位,對建造年代不在本次改造范圍內的住宅樓和公共建築進行統籌考慮。對於街坊格內建造年代在2000年之後的住宅或其他公共建築,如果建築形象影響整體形象和改造效果,實施清洗粉刷,達到整體協調統一。
加強精准監管保障施工質量
老舊小區整治是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涉及千家萬戶。為了全面保障老舊小區改造的工程質量,哈市采取了多項措施,嚴把工程及建材質量關。
材料關是老舊小區改造質量保障的重要一環。『目前,哈市針對老舊小區改造大宗材料采購需求,將防水材料、苯板膠、節能門、節能窗、外牆涂料等5種材料列入采購范圍,並確定了『詢價+評審』的采購方式。』哈市老舊小區改造總指揮部技術指導部副部長關志剛告訴記者,在相關產品最高限價確認後,發布評審采購公告,公開采購材料入圍供應商。采購評分標准不僅包括產品綜合報價,還涵蓋了市場規模、質量管理和保障體系等諸多內容。最後根據綜合評審打分和企業供貨能力形成采購五大類32家企業的供應商庫,各區分指揮部必須在指定主材供應商范圍內采購主材,從源頭嚴控材料關。
『苯板的粘膠面積要達到苯板面積的50%,必須做到一層住戶「三膠兩網」,二層以上住戶「兩膠一網」,嚴把質量關。』近日,在南崗區王子小區改造現場,技術人員對施工單位的檢測報告、材料使用等方面進行抽查,並對苯板抹膠的面積、脹釘的數量等進行檢查。
據介紹,為了確保安全施工及工程質量,哈市老舊小區改造總指揮部建立了聯絡員制度。指派專業技術人員分頭負責與改造各區對接到位,從參加圖紙會審開始積極介入,及時了解工程進展情況。監理單位把住材料進場關和質量監管關,通過巡視、平行檢驗等方式進行全過程管理。同時,總指揮部技術指導部聯合相關部門人員,不定期對施工現場進行聯合技術指導,對相關材料進行現場測試和抽樣檢測,及時通報工程檢查中發現的問題。
文明施工提高居民獲得感
近日,記者在道外區紅河五街區老舊小區改造現場看到,處處呈現著緊張有序的施工場面。正在改造的樓體已架上腳手架,被綠色濾網覆蓋,工人頭戴安全帽,施工作業各項安全保障措施到位。
『為了在改造施工期間減少對居民的生活影響,每天從6時工作到18時。每個單元口都安裝了硬防護,保證居民進出安全,施工的人員搭建防疫通道,跟居民完全隔離開,每天施工產生的垃圾當天清走。』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為做好文明施工,全市老舊小區改造施工工地在充分考慮居民出行順暢的情況下合理設置圍擋,各分項工程可單獨設置圍擋進行封閉管理,完工後方可拆除相應圍擋,不得在圍擋外從事作業活動或堆放機具設備、建築材料等。
根據現場條件配備霧化噴淋及灑水裝置,在進行拆除、噴涂、銑刨、切割、土石方、道路鋪裝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的作業時,采取圍擋遮蓋隔離、持續噴霧灑水等降塵措施,並及時清理廢棄物。同時,建築垃圾做到日產日清。清理建築垃圾時,采取濕法作業,防止揚塵,嚴禁凌空拋撒,最大限度減少對居民生產生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