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7月2日訊 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了黑龍江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四場,現場省醫療保障局二級巡視員張冰琦介紹,我省制定並實施了應對疫情的28個救治保障政策和措施,在抗擊疫情中織牢織密『醫療保障網』。
結算新冠肺炎醫療費用2613.9萬元醫保支付近八成
對疫情期間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發生的醫療費用實施醫保政策和財政政策綜合保障,患者個人不負擔醫療費用。將衛健部門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不在醫保目錄內的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緊急臨時納入醫保目錄甲類項目支付范圍。同時,將核酸檢測項目納入醫保目錄乙類支付范圍。將口罩、酒精等疫情防控用品和中藥預防湯劑納入醫保個人賬戶支付范圍。異地就醫患者實行先救治後結算,不需辦理備案手續,不調減異地轉外就醫報銷比例,所需醫療費用由就醫地醫保部門先行墊付、統一組織清算。
此外,為了讓醫療機構放心救治,各級醫保部門為包括救治定點醫院和後備醫院在內的600餘家醫院撥付醫保專項資金5.3億元。為了解決疫情給醫療機構帶來的周轉資金困難,各級醫保部門先後為定點醫療機構提前預付醫保基金45億元。截至6月15日,我省共結算新冠肺炎醫療總費用2613.9萬元,醫保支付2070.6萬元,醫保支付比例79.21%。
5808家醫院和藥店實現就醫購藥無卡結算
我省創新管理方式,確保服務不間斷,其中,對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療機構建立綠色通道,縮短辦理時間,確保『及時辦』;放寬醫療保障業務辦理時限,做到非緊急事項『延期辦』;疫情期間,門診慢性病定點零售藥店增加到4670家、門診特治定點零售藥店增加到721家,配合衛生健康部門實施三個月長處方政策,減少慢性病患者去醫院次數,實現『便民辦』;通過互聯網、電話、郵寄等非接觸方式,推進醫保業務『不見面辦』,疫情以來,公布省、市、縣三級229個便民服務熱線,提供『不見面』辦理業務203.1萬件(次),佔業務辦理總數的85%。同時,積極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將符合條件的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特別是推廣醫保電子憑證,已有474萬人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在5808家醫院和藥店實現了就醫購藥無卡結算。
減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13.6億元
我省對職工醫保單位繳費部分實行階段性減半征收,最長實施五個月。今年2-5月份,全省累計減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13.6億元。
實行生產經營困難企業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延期繳費6個月政策,其間免收滯納金,累計企業緩繳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8.8億元,促進復產復工。
同時,降低核酸檢測價格,及時在全國率先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相關檢測試劑集中采購工作,平均中選價降幅70%。對我省核酸檢測價格進行相應調整,各地核酸檢測價格不超過135元。
聯動216個品規藥品降價平均降幅達26.6%
針對省醫療保障局采取哪些舉措來破解『看病貴』,張冰琦表示,省醫療保障局紮實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價格聯動,推動藥品、醫用耗材降價,從源頭破解群眾看病貴難題,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和減少醫保支出。
今年共聯動216個品規藥品降價,平均降幅達26.6%,這些藥品包括抗癌藥、降壓藥、降糖藥、抗生素等。主動與北京、天津等省份組成采購聯盟,人工晶體類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中選產品價格與我省地區原采購價相比,平均降幅53.7%,最高降幅為84.2%。常態化開展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聯動,執行掛網、聯動『全國最低價』政策,共3958種高值醫用耗材平均降價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