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6日訊(記者 劉嘉) 5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采訪報道小分隊來到雞西虎林市虎頭鎮就水稻科技示范園區、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進行采訪。
虎頭鎮『萬畝大地號』水田科技園區建於2013年,經過多年打造,園區內灌排溝渠、機耕路、橋涵、農田林網等基礎建設完備。園區實驗區面積240畝,核心區面積1000畝,輻射區10萬畝。該園區通過與科研單位、農業職業院校聯手,圍繞區域特色和主導產業,建設專業化、個性化的新型職業農民實訓基地,推進田間課堂、空中課堂、流動課堂和固定課堂『四大課堂』一體化建設,為新型職業農民開展新技術、新品種、新理念、新業態的示范、指導和服務。

園區共劃分為品種展示區、『三減』示范區、觀光農業區、黑土地監測區、有機蟹稻展示區五個部分。品種展示區科學擺布品種43個,其中實驗小品種39個,精選適合本地種植的優良品種創優31、稻花香、三江6號、太空3號等品種4個。同時進行了精心科技組裝,布設了殺蟲燈、蟲情測報儀、孢子撲捉儀等設備,為技術人員對園區進行更科學准確的實驗管理提供保證。
『三減』示范區圍繞農業『三減』和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積極推廣有機肥、生物農藥。觀光農業區利用6畝水田制作了中國地理標志等稻田畫,在發展觀光農業上做出嘗試,在宣傳虎林大米吸引客商的同時,為全市農業『從種的好向賣的好』轉變做出新的探索。黑土地監測區建立了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及時掌握耕地質量相關信息,為促進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橕。蟹稻展示區佔地面積60畝,投入蟹苗1200斤,通過種養結合,帶動結構調整,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位於虎林市偉光鄉的太平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總資產2200萬元,建有糧食烘乾塔(日烘乾300噸)2座、糧食倉儲庫(5000噸)2座,擁有大中型收割機、拖拉機、施工、運輸、農機具等30臺套,耕作能力達5-6萬畝。2016年獲得國家級示范社稱號,2020年合作社規模經營面積12982.23畝,其中玉米5433.57畝、甜玉米1861.87畝、大豆5686.79畝,發展木耳種植10萬袋。
為注重提昇農產品價值鏈延長產業鏈,合作社積極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投入1300萬元建立了農副產品產業園區,已建成笨榨大豆油廠1座、面粉加工廠1座、木耳基地1座、秸稈壓塊站1座及鮮食玉米冷藏加工業,年生產笨榨豆油33噸、豆粕243噸,生產面粉57.8噸,產出乾木耳1.55噸,鮮食玉米冷藏120萬棒,在虎林市開設實體店為本社銷售自產綠色、無公害農副產品,還通過線上線下兩種銷售模式為合作社帶來更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