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1日訊(記者 楊帆)『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中國最佳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國最美森林小鎮』……近日,記者跟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龍江森工綏棱林業局有限公司,走進五四林場,仿佛走進一個天然氧吧,在林區職工居住區,鄉村別墅、歐式住宅,整潔的院落、綠籬環繞,文化廣場健身設施一應俱全,新建小區內無論樓房還是平房都建有室內衛生間,實行集中供熱。『我們生活在景區裡,不用炒柴做飯、飲水全部自來水,生活質量比城市還高。』五四林場退休職工張忠玲說。

走進張忠玲家的小院,綠籬和各色鮮花圍起的庭院一派生機,二層鄉村別墅前一大片菜地是女主人精心種植的各種果蔬,說話間,張忠玲就拿起小盆走進菜園摘草莓,招呼著記者品嘗紅彤彤可人的草莓。『2012年我們住進了100多平米的小樓房,自掏腰包5萬多元,剩餘都有林業局負擔。現在我們兩口子拿著退休工資,種點小園,這就是小康生活啊。』張忠玲笑著說。『自2008年,綏棱林業局五四林場全力打造了總佔地面積10公頃,集鄉村別墅、歐式住宅、田園小區、文化廣場、標准社區於一體的陽光小區。全面改善山上地區居住環境,為林場職工打造了「家家綠籬環繞、戶戶清新整潔」的幸福宜居家園。』五四林場黨委書記蔡久軍說。

在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在產業發展上,綏棱林業局依托林區資源優勢,大力推進種植業加工基地、苗木綠化基地、蜂業基地、野生藍靛果培育基地、文化旅游基地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特色種植養殖、旅游、黑木耳、北藥、黑陶、電子商務等項目。五四林場大力調整種植結構,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使農業用地發揮了最大效益。2020年,種植水稻3000畝,栽植玉米8000畝,種植西瓜、白瓜子、老山芹、紅小豆等經濟作物1000多畝。同時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利用林下空地種植人參1500畝,全場職工收入年均達到了2.3萬元。

在四平山實驗農場,現代大機械深耕細作,植保飛機全程田間管理,讓4500畝無腥味大豆長勢喜人。『作為綏棱林業局與東北農業大學合作的重點產業項目——無腥味大豆種植和加工項目,借助科技的力量,讓大豆在口感和營養上實現了華麗的蛻變,成為百姓餐桌上喜愛的豆油、素肉、冰激凌等綠色食品,在哈洽會、綠博會一經亮相就備受關注和好評,實現了從土地到市場的全產業鏈打造,促進了農產品的品牌化、產業化。』綏棱林業局白馬石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鄭昌忠說。
在無腥味大豆實驗田對面,是6000畝漢麻實驗田,今年是第二年種植,如今漢麻植株的高度有一米四、五,比去年長得還好。林場並引進了青岡天博漢麻科技有限公司,實現訂單銷售、就近加工,促進了種植結構調整,在提昇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了土地的科學輪作。

近年來,綏棱林業局還依托生態建設成果,大力發展生態采摘體驗,生態環境觀光,野外休閑垂釣等旅游項目,推出了『森林氧吧』休閑度假『綠色』旅游;依托北滿抗日省委所在地、李兆麟將軍騎兵團駐地、總局知青點等人文景觀,打造了『紅色』旅游景點,形成了極具林區特色的『雙色』旅游。僅2019年就接待各類旅游團52個,游客2000多人。目前,五四林場有個體餐飲業3家,小型超市7家,個體旅店3家,每天可接待游客100多人,職工群眾的經營性收入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