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1日訊(許開峰 記者 王亮)記者從11日舉行的『2020年黑龍江省農村清潔取暖技術裝備展示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獲悉,省農業農村廳堅持抓典型、推模式、可復制,總結了一批成功的典型案例,現場發布14個秸稈替代散煤典型案例。

在秸稈壓塊燃料生產上,省農業農村廳總結了巴彥縣龍輝能源公司秸稈成型燃料站、佳木斯市郊區龍祥秸稈成型燃料站、穆棱市中科熱泵秸稈壓塊燃料站、密山市廣源秸稈壓塊燃料站等4處秸稈成型燃料站生產案例。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建立了上下游緊密銜接的運行機制,做到了產品質量過硬,嚴格管理控制成本,多途徑利用保障產品銷售。
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李世潤表示,燃料供應是我省冬季供暖的前提,壓塊站上連秸稈收儲運,下聯取暖用戶,而且秸稈壓塊生產是微利行業,下步重點要指導壓塊站降低成本,拓展銷路,確保可持續發展。
同時,發布了海倫市西安村整村安裝戶用生物質爐具、海倫市教育系統使用生物質鍋爐、祿禧龍辰公司合同能源管理等3個秸稈壓塊燃料專用鍋爐典型案例。據了解,秸稈壓塊燃料配備專用生物質鍋爐,是秸稈壓塊代煤的主推路徑。
在秸稈直燃鍋爐供暖方面上,省農業農村廳總結了農村散戶供熱的肇東市東安村、中心村上樓農戶供熱的青岡縣興華鎮、整鎮推進集中供熱的依安縣依龍鎮等5個秸稈直燃集中供熱案例。
這些典型案例都經過了一至兩個以上的供暖期運行,從實踐效果看,鍋爐運行狀態穩定,購買燃料支出的費用降低1/3到一半左右,供暖效果提昇明顯,用戶滿意。而且秸稈燃燒後的灰渣可制備有機肥料還田,做到循環利用。
最後,啟動儀式上重點推介海倫地勢坤和巴彥興隆熱力公司2個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案例。熱電聯產項目轉化利用秸稈能力強,年利用秸稈能力一般都在20萬噸以上,供暖的輻射帶動能力大,一般都超過100萬平方米。
李世潤表示,各地可根據當地秸稈資源量,合理布局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將發電餘熱用於村鎮居民供暖,加快推進農村清潔取暖,同時也為生物質電廠增加收益,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