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7月13日訊 面對新冠疫情,他第一時間申請到武漢一線,後臨危受命堅守哈醫大四院的重癥病房;疫情緊張的時候他連續100多天都吃住在醫院沒回過一次家;在重癥病房,遇到高風險情況,45歲的他總是站在年輕醫生的前面……直到今天,哈醫大四院重癥病房主任李緒領仍在重癥病房堅守。

『我不能走!』重癥病房堅守100多天
疫情初期,形勢嚴峻,哈醫大四院的李緒領主任臨危受命堅守重癥病房。當時,李緒領幾乎是『長』在重癥病房,沒有准確的上下班時間,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水也顧不上喝,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別的醫護可以交接班休息,但他作為負責人,必須時刻保持工作狀態,以應對突發情況。那時候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不能走』。對患者來說這是一句安心話,對團隊的工作人員來說這是一種激勵。
由於患者發熱往往在半夜,所以凌晨2、3點出現在病房對他來說已是常事兒。高強度的工作和各種壓力讓他在工作期間犯了急性牙髓炎,疼得睡不著,臉也腫了起來。思念媳婦和女兒時,也只是翻出手機看一眼。
就這樣,在疫情緊張的初期,他在醫院連續『閉關』了100多天。

『在外面等我!』高風險情況堅持自己查房
重癥病房接收的病人都是急危重癥患者,病種涵蓋各科,搶救是家常便飯。雖然李緒領原來的本職工作在神經內科,但病情的判斷、診治不亞於重癥醫學科醫生,對呼吸機,血濾的應用更是熟稔於心,所以遇到危險情況,他總是衝在前面。
一次,一位50多歲的女性密切接觸者入院,她情緒低落每天以淚洗面。給她查房自然存在高風險,李緒領對團隊醫生說,『我自己去,在外面等我!』他對這位患者說,『別怕!就是真確診了也不是判死刑,好好配合治療,那麼多人都治愈出院了,你咋沒信心呢!』
從冬到夏,李緒領和他的隊員在重癥病房成功救治了多名危重患者,並在有限的時間內為病人進行心理疏導,勸慰安撫病人,成了很多患者現實中的『守護神』。
『咱們其實最安全』安撫鼓勵年輕醫護人員
重癥病房的工作和風險不言而喻,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和壓力都十分巨大,作為領頭人,李緒領常常給他們講笑話轉移注意力。李緒領說,『其實咱們是最安全的!你想咱們全副武裝防護得多嚴密啊!而且別的不說,咱重癥伙食多好啊,天天四菜一湯,要是不穿防護服出出汗,那體重可就控制不住了。』
在重癥,李緒領是『鐵打的營盤』,每來一批新人,都要重新學習磨合,李緒領憑借出色的協調管理能力和幽默的性格,總是迅速和大家建立默契。重癥病房接診及轉診涉及多科室和職能部門,李緒領的電話從不離手,鈴聲幾乎總在響,他總能及時解決問題化解矛盾。李緒領積極樂觀的精神感染著身邊的人,受到同事們的一致好評,好多醫生都說不願離開重癥病房。
如今,重癥病房責任依然重大,李緒領還在堅守,同時也要著手恢復之前的工作,沒有休息和停頓,他說,『這就是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