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哈爾濱市雙城區希勤滿族鄉:文化廣場扮靚美麗鄉村
2020-07-14 17:19: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14日訊(記者 許諾)走進哈爾濱市雙城區希勤鄉,鄉間道路兩旁彌漫濃郁的花香,寬闊的路面乾淨整潔,遠處鄉親們隨著音樂舞動秧歌,鄉風淳朴,能歌善舞……這僅僅是希勤鄉把文化建設做為整治工作切入點,重點打造『德文化、合作化文化、友誼渠文化』三張文化品牌,全力建設文化之鄉,文明之鄉的一個縮影。

希勤村街巷

  雙城區希勤滿族鄉位於哈爾濱市雙城主城區西20公裡處,全鄉幅員面積121平方公裡,下轄愛新、愛勤、愛賢、愛德、希勤、愛興、愛富、愛強8個行政村,18個自然屯,4896戶、20331口人。

希勤鄉。

  近年來,希勤鄉黨委大力實施『產業強鄉,生態立鄉,文化興鄉』發展戰略,以『全面規劃、全域旅游、全面小康』為具體路徑,著力打造『創建國家級綠色有機食品示范鄉、『中國農業合作化第一村』、全國文化之鄉、全省德育基地、全市鄉村旅游目的地』,全鄉湧現出一批省市級文明村標兵、全國道德模范村、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希勤鄉獲得哈爾濱市精神文明標兵鄉鎮、全國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等殊榮。

希勤鄉。

  漫步希勤鄉,處處都有文化的韻味。傍晚時分,村民們都喜歡到文化廣場聊天、打球、跳舞,開展文體活動。『有設備了,也有場所了,大家都爭著來。』村民馬大娘表示,文化廣場的建設,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美好生活,咱農民的業餘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了。』

希勤鄉。 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為此,希勤鄉最初形成了重點文化創意:將希勤內涵定義為『希望無限、天道酬勤』、取愛德村『德』字,確定『文化興鄉、德愛希勤』定位;在全國率先舉辦德文化節,突出群眾文化活動品牌;闢建德文化廣場,打造全省德育教育基地;提出打造『中國農業合作化第一村』的目標,把希勤村作為文化建設至高點;勾畫希勤村紅色文化標識,建設全省最大的紅旗牆;對合作化廣場全面規劃,構築合作化雕塑牆;構築現代農業大型文化雕塑等。

希勤鄉。

  『我們圍繞這些文化創意,有序推進鄉村文化建設,講希勤故事、做希勤文化,進而實現從「文化鄉村」「生態鄉村」到「經營鄉村」,能把文化建設成果轉化為經濟效益,形成良性循環。』希勤鄉副鄉長趙微說。

希勤鄉村民在文化廣場舞秧歌。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希勤鄉舉辦的『德文化節』。資料圖

  希勤美麗鄉村建設實踐,提出特色鄉村『18字』建設法:興產業、重規劃、強基礎、做文化、抓引導、建機制。為引導村民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希勤鄉每年舉辦『德文化節』,打造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品牌,豐富和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自2011年起,已舉辦六屆『德文化節』,每屆德文化節都設定不同主題,並開展秧歌、廣場舞比賽等群文活動,群眾參與度越來越高,影響面越來越廣。

希勤鄉一角。東北網記者 許諾 攝

  在做好文化創意和文化品牌的同時,更注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全鄉8個村都建了文化廣場,總面積3.4完平方米,在廣場建設中,深挖希勤文化資源,於2009年起,先後建設合作化廣場、德文化廣場、友誼渠廣場等。

責任編輯:姜繼周

【專題】聚文明力量 促鄉村振興

【專題】黑龍江省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