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社區百姓的 『幸福密碼』
2020-07-15 11:38: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15日訊 (記者 許諾)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後一公裡』,也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如何優化公共服務功能,促進社區自治回歸,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與良性互動,讓社區如家,鄰裡和睦,讓居民擁有滿滿的獲得感?

居民在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辦理業務。

睦鄰中心的牆面上貼有業務步驟和職能分布。

社區工作人員。

 

  日前,記者跟隨省委宣傳部主辦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哈爾濱市平房區興建街道和平社區,探索社區『脫胎換骨』背後,社區百姓的『幸福密碼』。

  居政剝離新模式社區 百姓體驗『高端』生活圈

  上午9時,在和平社區服務中心剛剛辦完社保的市民王先生對社區辦事效率點贊。他說,以前辦理業務費時費力,如今在社區大廳幾分鍾就能輕松搞定,比以前方便多了。

  這正是社區治理改革,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多元共治、法治保障、居政剝離』的社區治理新模式。

  哈爾濱市民政局基層政權和社區治理處處長趙艷介紹,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正式印發,為開創新形勢下城鄉社區治理新局面提供了基本遵循。

  哈爾濱市平房區以此為契機,建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承接各級政府下派的各類行政事務和政務服務事項以及群團組織事務的平臺,讓居民享受便捷福利。

社區牆面貼著業務步驟和職能分布。

  『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合理設置政府延伸的公共服務,科學確定功能分區,優化整合原有的文體娛樂、教育培訓、為老服務、信息服務、學習宣傳、心理輔導、社會組織服務等功能。

  對於『居政剝離』實施後帶來的變化,在和平社區工作了10年的黨委書記兼主任石珊感觸頗深。『之前社區工作人員沒有明確的職責分工,什麼業務都知道一些,但都不精通。導致很多居民來辦一件非常簡單的事都要跑好多趟,工作效率非常低。』在實施『居政剝離』後,成立了『社區睦鄰中心』和『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社區工作人員和公益性崗位人員各司其職,強化直接為群眾辦事的功能。實行「全科通」服務制,實現「一窗多能、全科服務」。』突破條線壁壘,讓前來辦事的居民『來一趟』就把問題全解決,大大提昇了工作效率,老百姓滿意率也明顯提高。

社區提供的調節服務。

  街道和社區的各類行政事務和政務服務事項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集中後,居委會能夠集中精力開展居民自治的各項工作,工作形式由原來的『坐診』轉向『巡診』,居委會有了更多的時間走近居民,了解居民需求,實現了居委會自治功能的回歸。

社區志願者調試睦鄰中心電視。

  社區睦鄰中心成百姓『樂活平臺』

  與『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一牆之隔的『社區睦鄰中心』是居民身邊的『樂活平臺』。作為居民開展自治共治的平臺,定期組織名醫、名師、名律師、心理專家等各類專家主持接待,『面對面』開展專題輔導、問題諮詢、疑惑解答等活動,讓廣大居民都能享受『高端』服務。

  社區還整合轄區資源,建立『社區商聯圈』,調動周邊商家參與社區服務,把社區小賣部、超市、便利店等不同行業資源整合,讓百姓共享商家參與獲得的優惠。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合作,開展家庭醫生上門服務,入戶簽約,定期巡診開展健康諮詢活動,為百姓提供便捷的生活醫療服務。

  和平社區設立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分中心或延伸服務點,與『社區睦鄰中心』相互輝映。通過各類服務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服務內容與品質的提昇,引導社會單位開放服務設施和活動場地,創新服務模式,深化服務項目,讓居民在共建共享共治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捷、便利,真正實現『百姓幸福圈』。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