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1日訊(記者 遲亦達) 7月,紅樹莓迎來夏果采摘季。位於賓縣的哈爾濱高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加工車間裡,進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工人們緊張工作著:人選、冷凍、機選、包裝……紅艷艷的樹莓、藍湛湛的藍莓、黃澄澄的土豆、紅彤彤的草莓、綠油油的毛豆……五彩斑斕的速凍食品被裝進冷藏集裝箱運往港口出口海外。1個多月後,這些冰城『五彩凍貨』有的會出現在進口國家的餐桌上,有的會被送進工廠制成果醬。

順利復工小小毛豆『每周一櫃』賣進國外超市
去年,國外連鎖超市和高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簽下訂購合同,每周都從賓縣購買一貨櫃的速凍毛豆。疫情突然暴發,還沒復工復產時,『每周一櫃』的訂單要求無法滿足。關鍵時刻,賓縣相關部門進駐企業,監督指導企業制訂疫情防控方案和實施方案,在嚴格把關下,企業順利達標,正式復工復產。
合作共贏『企業+經紀人+種植戶』 共同富在產業鏈上
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加工,農民工在家門口上崗賺錢,一批批速凍產品走出國門賺錢。同時,在田間地頭,農民也因這條產業鏈鼓了腰包。
為了方便管理,企業在賓縣實行了『企業+經紀人+種植戶』的模式。經紀人替企業『管理』其所帶動發展的漿果種植戶,協助公司技術人員向種植戶傳授植保技術,監督種植戶不使用化肥和高殘留農藥,在漿果成熟後組織種植戶采摘並運到公司等。收獲期之後,公司給經紀人每斤0.1元到0.3元的服務費。
夏慶祝是常安鎮光安村農民,現在他家的紅樹莓種植面積已達50畝。在管理自家的紅樹莓之餘,老夏還當起了經紀人。今年,他『管轄』的樹莓面積已有五六百畝。每年的這個季節是他最忙的時候,他要負責把種植戶摘下來的樹莓果僱車運到公司,然後和公司對賬,公司付款給種植戶。『當經紀人,現在一年還能掙個三四萬元呢。』老夏高興地說。
為了降低市場風險,對於種植戶,『高泰』還有個保底政策:市場價格超低的情況下,公司保證種植戶的收入要比種玉米等大田作物高3倍。高價、大量出口,不僅為企業帶來利潤,也讓位於產業鏈下端的賓縣幾千種植戶和近百名經紀人收獲頗豐。

強勢上揚企業上半年出口額同比增長4.8%
最近,這家企業的加工車間裡又多了幾臺『大件』,這是企業從英國引進的激光色譜果蔬檢選儀、從韓國引進的X射線異物挑選機,確保漿果在速凍前無蟲、無雜質。
『歐盟對有機食品的進口有著全球最嚴苛的標准,不但要確保絕對有機,而且對細節也嚴格把關,即使在一盒樹莓果裡發現一根頭發,也可能會退貨,並向我們提起賠償。』於永豐介紹說,『對方要求嚴苛,我們就要比對方更嚴,纔能讓人家服氣又放心地把訂單交到你手上。』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企業總銷售額是8988萬元人民幣,出口額為7367萬元人民幣,折合美元為1050萬元,出口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