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小園吹綠風,種出好『錢景』!—『足跡·決戰脫貧攻堅龍江答卷』
2020-07-25 10:23: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那鵬翔 劉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25日訊(記者 孫英鑫 那鵬翔 劉楠)清早,克山縣克山鎮的早市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河南鄉二河村村民趙成榮攤上擺的『小園菜』不到兩個小時就被市民搶購一空。『我賣的都是自家園子裡種的菜,只施農家肥,綠色無污染,大家都喜歡!』趙成榮開心地說。

張可海在自家的小菜園內。東北網記者 孫英鑫 攝

  像趙成榮這樣,靠經營自家『小菜園』賺錢的農戶,眼下在河南鄉二河村很普遍。

  午後陽光下的二河村,安靜,清新。45歲的建檔立卡戶張可海正在自家菜園裡忙碌。除草、綁柿子架,乾得仔細認真。柿子、辣椒、茄子等菜苗已有一尺多高,綠意盎然。去年,張可海經營自家小菜園收入達一萬多。『這些菜都不上化肥,沒用農藥,都是純綠色的,摘下來稍微洗洗泥就能吃。』說著,張可海摘下一根黃瓜,用手擦擦就清脆地吃起來,似乎在向記者證明所言不虛。

  從2018年的6戶,到如今的135戶,二河村參與『小菜園』種植的戶數發展飛快,種植面積已達235畝。

  二河村黨支部書記劉濤介紹,近幾年,二河村村『兩委』引導村民充分利用離縣城近的優勢,將自家種的菜銷往鎮上促進增收。村民們在自家庭院裡采用多茬、間作的技術模式,施用豆瓣漚肥,產出的茄子、辣椒、豆角、小蔥等10多種蔬菜,因其綠色、健康、口感好而深得城鄉居民的喜愛。

  『剛開始那會兒,老百姓不認這個小菜園,因為當時菜便宜,村裡到縣城的道也不好走,賣點菜不容易。現在好了,修了水泥路,村民開著農用車10多分鍾就能到達縣城的市場。』劉濤說,『現在大家都講究養生,綠色菜賣得好。村上有些人已准備乾采摘、觀光、餐飲一體的農家樂了。村上還准備蓋個冷庫,把村民的粘玉米冷藏上,到反季時爭取賣個好價兒!』

  為方便菜農銷售和居民買菜,當地政府在克山鎮幸福家園四期門前整條街道集中建立了『二河農家菜園市場』,成為鎮上居民平時最愛逛的地方。

  為了進一步扶持村民擴大種植規模,讓蔬菜應時應季,賣出好價錢,二河村村委會又免費為菜農們提供大棚棚布,還將青刀豆、粘玉米、黃金勾豆角、矮高粱等作物引入了菜園種植。菜農們通過到菜園市場銷售、餐飲機構訂購、樓區送貨上門,每畝菜園純收入達7000元至10000元。

  如今的二河村,已成了遠近聞名的綠色『菜園村』。據了解,克山縣正在大力推進『菜園革命』,通過發展『一村一品』做強庭院經濟。以往房前屋後不起眼的『方寸地』,正在成為引領農民增收、貧困戶脫貧的新戰場。

責任編輯:姜繼周

【專題】聚文明力量 促鄉村振興

【專題】足跡·決戰脫貧攻堅龍江答卷

【專題】黑龍江省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相關新聞